10年后想成为怎样的自己?4个问题「先考虑失败再做决定」
文 /诺姆华瑟曼
相较于创业者,非创业者对失败的恐惧可能更加普遍。治疗师泰曼纳德森(Tellman Knudson)从超过十年的经验来看,表示:「在询问一般人为什么还没有达成目标时,根据从多数人身上得到的反应,大多数时间对成功的头号阻碍就是对失败的恐惧。」
▲人生要是没有后悔就不是人生了,只是有些后悔较容易接受,有些则会不断侵扰你。(示意图/netflixjp IG)
这些目标也可能非常私人,作家斯蒂芙康普顿(Steph Compton)对一位长期友人提出深入反思,她描述这位朋友道:「最了解我的人非他莫属。」对方是康普顿往来最久也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们无话不谈,「能天南地北聊天,几个小时也不怕没有话题。」她希望能提出和对方发展进一步关系,成为彼此的另一半,但是她犹豫了,如果对方不这么想,会不会破坏两人的友谊?迟疑好几周后,她终于鼓起勇气,「缴械投降,向对方坦白一切。」可是那天,她发现这位好友正和另一位女性开始交往。结果很讽刺,她因为怕会影响友谊而犹豫,但是正如她观察到的心酸事实:「结果他有新女友带来的结果也差不多。」她怕葬送友情的犹疑,导致无法进入更深入的伴侣关系,因而带来悔恨。她说:「要是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回去找数个月前的自己,然后迎面给她一拳......。人生要是没有后悔就不是人生了,只是有些后悔较容易接受,有些则会不断侵扰你,这一次是后者。」
只要我们过分谨慎,很可能导致类似这种犹疑,造成事后追悔莫及。多数人都很熟悉过度谨慎的心态,像是没有踩好而扭伤脚踝后,让你接下来几天都走得很小心,但是这种要避免造成更多伤害的心态可能会带来麻烦,因为你仔细关注自己步伐,无法同时留意交通状况;或是因为改变走法,加重其他肌肉的负担,让另一只脚踝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
这种直觉做法的背后,是有研究佐证的人类偏见:规避损失的倾向。比起获得利益,我们更倾向避免损失。态度有点保守可能不碍事,却从根本上显现我们看待损失的想法。事实上,避免失败的直觉,会让我们无法在失败发生时加以正视,也让我们无法向困境好好学习,或甚至转化为机会。我们太害怕失败,结果反而更糟:我们的防卫心重又想怪罪他人,因此无法做到与人合作,停止损失,东山再起。
随着慢慢步入中年,规避损失的心态也会如影随形。原本有机会带来强烈满足感的大计划,常常因为数千个小职责而不了了之,包括取悦老板,与平息他人不满:在每个月几乎一成不变的报告书中更新数字、为没有前景的企划准备投影片、为同事的抨击撰写冗长的回复。到头来,我们只能询问自己:「那些大胆行动、卓越的发展计划到哪里去了?」因为害怕小失败,反而带来大遗憾。
停一停,想一想
• 你是否因为害怕失败而迟疑不决,未能把握引人入胜的机会?• 你是否就像不敢在他人面前演奏新曲的年轻钢琴弹奏者,害怕在大众面前尝试新挑战?• 如果先设想好失败时会发生的最糟情况,讲真的,从那样的失败重新振作有多困难?• 如果你的担忧让自己不能追寻目标,不追求的话会不会带来悔恨?
同样的问答能协助你应对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达成目标后的后续进行思考和规划。如同前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所说:「与失败相比,胜利带来的问题更讨人喜欢,但是实际上涉及的困难度却不相上下。」我所说的乍听之下像是奢侈的想像,但你也可以先考量失败真正后果的状况来做准备。
▲十年后,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哈佛商学院最振奋人心的人生经营课。(图/商周出版提供)
★书名:十年后,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哈佛商学院最振奋人心的人生经营课★作者:Noam Wasserman★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4/6/8★建议售价:NT$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