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會考國文衝刺/國文難從題目找答案 國學常識愛考文字遊戲

国中教育会考5月20、21日举行。图为去年国中会考考场。本报资料照片

近20万人报考的国中教育会考5月20日至21日举行。联合新闻网今天起推出会考冲刺系列报导,1日至3日为国文、英文、数学科;4日至5日为社会、自然科,联合报采访国中老师以及补教老师,指点考生最新命题趋势、必考重点及答题诀窍,协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新课纲上路后,国中会考题型更加「素养」导向,国文科考题更着重生活实践,往年题目70题,如今虽略减题数,但数字总量不变,题目也变得更长,更考验学生「融会贯通」的阅读力,甚至会出现各类复合型考题。

国中教师提醒,近年考题文本多,阅读力很重要,要从题目找答案并不容易,建议考生看到题目时,先判断文章性质,再找关键字并选出正确答案,避免漏读重要讯息;补教老师也提醒,近年国学常识爱考「文字游戏」,考生不用死背太难的知识,用逻辑轻松应答即可。

●国文选择

距离国中会考倒数不到一个月,杨墨国文团队老师陈奇玮(阿波)分析国文科考点。他表示,史学是近年热门考题,同一件事会给考生正史、小说,要考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语气神情。国文科也爱考标点符号、形音义,其中标点符号要注意断句、语气,形音义去年偏难,有二个是日常常搞混用词,另二个是文言文的意思,学生要了解白话翻译的字词,再去找接近的意思带入。

近年国文科考法也愈趋灵活,跨领域考题层出不穷。陈奇玮举例,例如要学生判读数字图表,科普文章例如说明书,还有医师的健康建议。去年考苏格拉底先知题,学生普遍反映对这题很有印象,理由是日常在看网红影片时,曾涉略过相关知识,「被学生刚好蒙到」,但也代表学生可多留意日常生活知识,不排除大考也能倍感亲切。

苗栗县造桥国中校长林孟君也提醒,选择题长文必考、多文本、文言文,建议学生作答时,若遇到长文,以前会说从题目找答案,但这几年多考统整、高层次的题目,如果直接从题目找答案,很可能会漏掉讯息,好比去年出现800字长文,学生平常要习惯抓段子,先判断是报导文学、抒情文、科普小说、故事,再去理解、分析不同性质的文本,选出正确答案。

近年成语题每年都会出现一至两题,陈奇玮表示,之前都是考成语误用,但成语用法除了褒贬意,还有具体跟抽象、语境的考法。以语境题为例,有些话感觉合理,但说话的内容语境不符,学生若对语言拿捏不够成熟,语境就变得很难抓,也就是学生都知道成语语意,但使用方法要特别留意。

陈奇玮说,文言文克漏字、国学常识中的六书也是必考。前者挖洞让考生填,为了做鉴别度,文白比例三比七,但在三成中有15%就会变得很难,也就是约有4至5题文言文难题;由于只剩台湾、香港用正体字,国学常识的六书考题,较喜欢考拆字跟合字、析字,类似「文字游戏」,考验文字如何构成。

林孟君表示,国中会考选文文本跨度高,三家教科书选的文本都差不多,却也导致学生信心不足,「还没开始读就先怯战」。师生考前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看过,当看到陌生文本,尽管难把每个字都读懂,仍可以掌握重要讯息去做判断。另也可先观察文章细节,例如如果出现很多「曰」,这篇就是在讲对话;诗词中会有季节,从花朵、颜色可推敲,先从基本学科知识常理读起,再回头理解文章。

●国文写作

林孟君观察,近两年国文写作六级分比例不高,但学生普遍反映是会写、能写,显见要得高分不容易。题目以考生生活经验为主,让孩子有得写,但若学生写作层次性不足,就会流于记叙生活而缺乏感受,学生看到题目会觉得好写,但要写好不容易。

林孟君说,近年多考引导式作文,让考生透过题目或四格漫画延伸写作,考生首要先理解题意、掌握情境,也要思考情境中要表达什么,以及「你为何这样想」。若只是描述事情,未把事情跟情感连结就容易失分,建议学生第一眼除了觉得亲切、好下笔,也要思考这件事过去有什么想法,有何感动与感受。

陈奇玮也以去年作文题目「多做多得」为例,考题直白明了,但学生易写难工,要五级分以上不容易。国中会考跟大学学测作文题愈来愈像,又分为知性题、感性题,去年多做多得是说理,前年未成功的物品展览会是抒情,今年也可能会回归抒情。

林孟君表示,现在学生写作力比较「平铺直叙」,但一件事情除了有不同面向,现在也很流行「成长」文,故事精彩画面都是在「转折」。今年题目还是会给考生情境引导,学生首先要能正确理解题意,避免取材、审题就读错。

距离国中会考不到20天,陈奇玮说,最后的「守成期」不要再写难题,记忆类考题也要懂筛选,例如书信近几年是应用文,考一些称谓,没必要去硬背太难的内容;另也要写历届考题,并开始涉略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的新闻,元宇宙、AI、后疫情时代等,都可能成为考题关键字;每一天看五个成语,20天就100个;作文部分,考生可多读文章,或练习撰写读书心得,从中练习分析、撰写文章结构。

国学常识考六书,喜欢考拆字跟合字、析字,类似「文字游戏」,考验文字如何构成。图/陈奇玮提供

去年考苏格拉底先知题,学生普遍反映对这题很有印象,理由是日常在看网红影片时,曾涉略过相关的知识,「被学生刚好蒙到」。图/陈奇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