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分科歷史/周處除三害、檳榔起源時事入題 多史料判讀考驗學生耐心
113学年分科测验13日进入第2天考试,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科目登场,许多考生13日上午在台北市建国高中考场,为考试做最后复习。图/中央社
分科测验今天第1节考历史,周处除三害、槟榔的起源等时事生活入题;今年题目文字量是近3年最多,作答时间可能会很赶,对考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113学年分科测验今天举行第2天考试,第1节考历史,大学入学考试中心邀请高中教师入闱审题,教育部则邀请台北市高中历史科教师群协助分析分科测验试题。
入闱的高中教师表示,试题取材包含文字、图片、表格、地图、碑文等,同时连结生活经验,例如大清国发出的护照资料、家庭电器问世后,妇女家务劳动时间的研究数据等入题;今年也有新文化史研究题材入题,例如饮品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餐桌礼仪的变化等;试题也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婚姻与家庭的变迁、能源利用等重大议题。
题型方面,入闱教师认为,今年史料判读题比率最高,另外也将学术情境纳入新文化史研究题材,或是援引许多一手史料,考生必须运用探究能力、历史知识,并细心阅读题干线索,才能正确作答,整体试题难易适中,难度和去年相近。
建国中学教师庄德仁提到,今年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测验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部分题目要求分析不同作者间的立场与解释差异,须特别注意时间与空间的因素,才能正确作答;混合或非选择题多为资料阅读题,由数则资料组合而成,需找出问题核心,才能理解史料意义与重点。
试题特色方面,庄德仁指出,今年时事或生活相关题目以史料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周处除三害、槟榔的起源等;今年题目文字量是近3年最多,还有不少是学生没看过的史料,因此作答时间可能会很赶,对考生来说是很大挑战,必须耐心阅读,从题干寻找答题线索,如果考生心烦气躁,被冗长文字限制,答题就可能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