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國中會考數學科/由113會考題型 探索114會考趨勢
今年是108新课纲执行的第三届会考,数学科的题目数量和出题型式与去年相同,第1题到第23题为单选题,第24、25题为选择题组,非选手写题为2题。
113会考试卷分析:
第1~12题大致上以单一能力指标概念为主,需要的计算量不大。第13题开始出现结合生活情境的数学题,考生必须具有「数学概念」和「素养情境」的能力才能作答。此份试卷考题导向相当生活化,符合阅读素养,连结具体情境和数学概念,显示了108课纲要求的素养导向。
今年的考题几何题与以往相比题数减少许多,但是这些几何题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鉴别度。若目标A++的考生,整份考卷的单选第23、24、25题会是关键;非选手写题的部分则比往年简单许多,只要花点时间、耐心,相信应该都可以拿到分数。整体而言,此份试卷还是具有一定鉴别程度,尤其是A+与A++的学生很明显可以比较出来。
李熙老师认为往后的会考方向,大致上是理解与应用,看似叙述冗长、复杂的题目,其实只是「难在读懂题目」,若能正确的解读题目所表示的意思,计算上本身并不困难,只要看懂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再将情境转换成数学的式子,想要在数学科拿高分并不困难。
李熙老师给新一届考生准备会考的建议:
原则1:基础计算能力必须精熟,也必须提升阅读长文的读题能力
想要在数学科拿下高分,计算能力不可以太差,观念也要清楚。会考题目大多数计算都不会太复杂,通常只要有基础的计算便可解题,重点是要精熟,要快、要准,才能预留多一些时间处理偏难的题目。
提升读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李熙老师认为,有些题目文字量大,看似复杂,甚至牵涉到跨领域的知识,但其实只要读懂题意,破解之后,用到的数学概念并不困难。
原则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数感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事情都会跟数学息息相关,譬如购物的优惠、点餐的优惠、时事所发生的情境等等,都可以让孩子们培养数感。
原则3:透过平时的练习,增进逻辑能力
很多同学往往只会透过刷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会的题目看完解析、听完老师讲解后,只会模仿或背题型。这样对于应付平常学校的段考或许足够,但是只要一碰到大考往往都无法拿到高分。所以同学千万不可只求答案而不知道过程,平常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先搞懂题意,知道题目到底在问什么,再思考解析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养成「为了什么而求什么」的习惯。
114年会考趋势:强化素养导向以及结合日常生活常遇到的情境
以前三届108课纲教育会考的方向来说,不仅有评量重要概念的「学科基本题」,也有结合日常生活情境的「生活情境题」。在这些生活情境的试题中,因为题干叙述中会提供较多的资讯,考生必须解读题目资讯来探究相关议题。为避免部分篇幅较长的试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各科将视情况调降试题本题数,但试题本整体难度仍会维持难易适中。
而生活中的数学素养依然是数学科试卷命题的方向,学生需要有连结具体情境和数学概念的能力,同时在数学情境中,也需要活用数学知识与概念来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