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起涉教师举报,仅7起属实,学生掉橡皮也被投诉,谁的责任?
家长和老师,一个负责校外,一个负责校内,携手共同教育学生,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应是一条战壕的战友,却大有成为对立面的趋势。从来只有家长投诉老师做得不够的,鲜少老师投诉家长做得不到位的。没有办法,家长有很多投诉渠道,老师只有接招的份了。
10月22日,半月谈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老师陷入举报困境的事。因为举报渠道很多,市民热线、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举报电话、政务服务平台留言等,涉及到教师的举报很多,举报的理由各种各样,甚至让人看着就好笑。如,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格”、回复信息太晚、当着学生吃外卖、没经验带不好班、甚至女教师的穿着等,还有教师因学生在班上丢了一块橡皮被举报。
据报道,西南某教育局在今年8个月收到了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过调查,仅有7起举报基本属实,其余均不属实,甚至有不少恶意举报。
为什么家长倾向于通过举报解决问题,而不是和老师好好沟通?
一是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少数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学业成绩的好坏、孩子在学校表现甚至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等都是老师的责任。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自己比老师更懂学科教学,甚至更懂教育。家长没有把老师当成一条战壕的战友,而当成了服务员,服务不到位,当然要投诉了。
二是教育局的投诉处理机制的问题,致家长认为投诉比沟通更管用。相关的投诉处理机制,要经历调查核实,教师自证清白,谈话教育,写回复等流程。明显的有摄像头记录的,可以不用调查当事老师,更多的如“学生橡皮掉了”、“作业布置过多或多少”需要老师自证清白;还有谈话教育,不管老师有没有被投诉的行为,都要接受一番教育等,很是浪费教师宝贵的教育教学时间和情绪成本,脾气再好的老师也被整得没有脾气了,于是老师为了省事,就按照家长的要求来做,家长一看投诉很有效,于是更是滥用投诉来压服老师满足自己的要求,反正举报不属实,也没有成本。
如何解决家长动辄投诉老师的现象?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家校沟通方法。家长投诉,多数是源于教育焦虑,更多的是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如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成绩,把孩子的学业当成第一位。如没有认识到家长和老师各自在教育中担负的职责,将自己的职责推到老师身上,如不懂如何和老师沟通等。培训好了,就能减少绝大部分涉教师投诉。
二是提高投诉门槛,提高不实举报成本,优化投诉处理流程。教育局要和相关部门协调,没有涉事图片,没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述的举报件,上不了政务举报平台。单纯的电话举报,由有学校工作经验的接线员来处理等,过滤掉明显的不实举报。投诉处理流程可以优化一下,去掉教师自证清白环节,确实有问题才进行谈话环节,减少繁琐的流程对教师精力和情绪的干扰。
三是培训教师,让教师明白,所有公职人员都会接收到投诉,这是正常现象,减少投诉对教师的心理冲击。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家长投诉对教师的干扰,尤其是教育局,要深刻认识到投诉过多和不实投诉对教育生态的破坏,主动作为,学校同时要落实好家长培训工作。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