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七旬老人为入狱“养老”故意抢劫,被捕时笑道:判重一些
文丨青琰纪史
编辑丨青琰纪史
2008年的一个秋日,在北京车站的喧嚣人群中,一个七旬老人的身影异常突兀,他带着一把刚买的水果刀,对路边的女孩实施抢劫。
当被警察抓住时,老人却笑着说:“麻烦判我久一点,越久越好啊!”这番操作,令众人一头雾水。
那么,老人究竟会说出如此荒唐的话?
他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不得已的选择
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太阳炽热而无情,像是要蒸发掉地面上的每一滴水分。
付达信的步伐在北京车站的石板地上显得沉重而缓慢。
他的心跳在胸腔里不规律地跳动,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提醒他即将做出的决定。
他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刚在附近的小店里买的水果刀,这是他仅有的资金能买到的最便宜的刀。
虽然只是一把普通的水果刀,但在他手中,它的分量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他所有的希望与绝望。
车站内人来人往,有匆匆赶路的上班族,有拖着沉重行李的旅客,还有像他一样步履蹒跚的老人。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最终锁定了一个看起来年轻柔弱的目标——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学生。
她正低头看着手机,显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身影逐渐逼近的老人。
付达信走到她的身后,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声音颤抖地说:“小姑娘,把你的包给我!”
女学生一愣,转头看到一个瘦弱的老人,眼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求。
她的初反应是困惑,随后惊慌失措。
当她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乞求,而是一场抢劫时,她尖叫起来,声音在车站的喧嚣中显得尤为刺耳。
“救命啊!有人抢劫!”她的声音越来越大。
付达信的心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知道这是他想要的——被人发现,被警察逮捕,然后结束这无望的自由生活。
他低声对女学生说:“大声点,再大声点,让更多人听见。”
周围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一幕,有人开始拨打电话,有人停下脚步观望。不久,警笛声划破了午后的宁静……
警察赶到时,付达信没有任何抵抗,反而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当付达信被手铐锁上的那一刻,他感觉到了一种奇异的宁静。
在警察的困惑眼神中,他几乎带着一点儿自嘲的微笑解释说:“我希望能在监狱里多待些年头。
外面的世界,我已经无力再应对。”警察们彼此交换着不解的眼神,但对于他们而言,付达信只是案卷上的又一数字,一个需要走程序处理的老人。
入狱的第一天,付达信被安排在一间简朴的牢房里。
墙壁上漆皮剥落,铁窗外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
然而,对于付达信而言,这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避风港。
他不再需要担心寒风穿透破败的屋顶,不再需要担心明天的饭在哪里来。
三餐定时,每天的钟点似乎都在提醒他,这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安全感。
食物虽然简单,但对于习惯了节衣缩食的付达信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丰盛。
早餐是热腾腾的稀饭和几片咸菜,中午和晚上则有白米饭和几样素菜。
偶尔,周日的时候,他还能享受到一小块猪肉。
这样的饮食,对于付达信而言,几乎是奢侈的待遇。
更让他感到安心的是,监狱里有医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多年来因为医疗条件受限,他的一些老年疾病一直未能得到妥善治疗。
在这里,他的高血压和关节炎都得到了相应的医疗关怀。
每次医生的问诊,都让他感觉自己被社会记得,被关怀。
在监狱里,付达信发现了新的生活方式。
他开始参加监狱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图书室阅读、轻体力的劳动工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枯燥的日常,也让他感到自己还能为这个小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每天晚上,他还能与其他狱友分享生活经验,交流心得,这样的交流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某种慰藉。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付达信找到了一种新的平静。
监狱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酷,相反,它给了他一个迟来的庇护所。
在这里,他不必担心风雨,不必担心孤独,不必担心生活的无常。
每一个安静的夜晚,付达信都会躺在简陋的铁床上,望着天花板上昏暗的灯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感激——感激这个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流离失所的辛酸岁月
为了养老故意进监狱,这般荒唐至极的行为,在了解过付达信曾经的经历之后,似乎也能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付达信出生在湖南省一个遗忘角落的小镇,他的家庭贫苦得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那些早年的记忆,充满了风吹日晒和辛勤劳作的身影,而他年幼的肩膀上,早已沉积了成人的重担。
童年的付达信,目睹了父亲瘫倒在田间的一幕。
不久后,他的母亲也因悲痛过度而撒手人寰。
小小年纪的他,脸上还带着泪痕,就必须学会如何在风雨中站立。
在他心底,深深植入了一个简单而强烈的愿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给这个孩子太多宽容。
付达信十二岁那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考入了当地的林业中学。
这所学校提供了他梦寐以求的知识的绿洲,哪知好景不长,因为资金链断裂,这所学校不得不宣布关闭。
学校的大门紧闭,也随之关闭了他通往未来的窗。
此后,付达信的生活成了一部流离失所的史诗。
从江西的尘烟滚滚的建筑工地,到福建深邃密闭的林场,再到广西广袤无垠的农田,他的足迹踏遍了南方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那些劳累的日与夜,他的汗水滴落在这片土地上,就如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样,深深扎根。
尽管生活一次次将他打倒,但他每次都坚韧地爬起,尘土飞扬中,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顽强。
每一个日出都是新的战场,每一个日落都是短暂的休息。
在人生的战场上,付达信从未想过投降,即使前路茫茫,即使希望渺茫。
到了晚年,付达信每天醒来都是在冷清的房间里,四壁昏暗,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了流动。
年轻时积攒的体力已经一点点耗尽,他的双腿不再坚实有力,每走几步就必须停下来喘息。
那些曾经能够轻松举起的工具,现在仿佛变成了沉重的铁块,他的手颤抖得连最简单的家务活也难以完成。
房屋的维护也成了一大难题。
屋顶的瓦片因年久失修开始漏水,冬天的风从各种缝隙中吹进,冷得直透骨髓。
他尝试修补,但身体的状况和经济的拮据让这一切显得如此艰难。
冬日的夜晚,他只能裹紧破旧的棉衣,蜷缩在角落,期盼着第二天的阳光。
最折磨人的,还是一身的老毛病始终伴随着他。
由于没有多余的钱,即使病痛难忍,他也常常选择忍耐,用一些老家传的偏方应对。
可他自己也知道,身体在一天天走下坡路,但无力改变。
某天,在村口的大树下,他无意间听到了其他老人谈论监狱里的生活:三餐定时,冬暖夏凉,还有医生定期查看。
对于绝望的付达信来说,这样的描述不亚于描述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他的心里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生活再无转机,不如选择一种无需自己奋斗就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方式。
监狱,这个让常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在他看来,却成了最后的庇护所。
在自由与监禁间徘徊的老人
但“好景不长”,一年半后,由于他在狱中表现良好,付达信被提前释放。
当付达信走出监狱的那一天,空气中充满了自由的味道,但对他而言,这份自由却带着深深的苦涩。
他被释放的消息虽为喜讯,实则令他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
监狱给了他一种简单但稳定的生活保障,而回到自由的世界,那些老年的不安与困顿再次显现在他的生活中。
幸运的是,付达信的侄子在他出狱时迎接了他。
侄子了解到付达信对监狱生活的不舍,以及对外界生活的忧虑,决定将他安置在一家养老院,希望能为他提供一个安稳的晚年环境。
养老院位于市郊,环境宁静,有小花园和宽敞的公共活动室,尽管简朴,却也清洁和安全。
养老院的生活与监狱相比,少了些许规律和医疗保障,但在这里,付达信找到了新的社群。
他与其他老人一同参与棋牌游戏、观看电视,偶尔还能参加由养老院组织的小型户外活动。
这些社交活动让他逐渐从刚出狱时的孤独与不适中恢复过来,开始接受并欣赏这个新的生活阶段。
结语
但话说回来,付达信通过犯罪来解决生活问题,归根结底,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不值得提倡。
要知道,进监狱的本质是惩戒与改造,而不该成为人们逃避社会困境的手段!
【信源】
那个“入狱养老”的老人去哪儿了_新闻中心_中国网
那个“入狱养老”的老人去哪儿了|养老|抢劫_新浪新闻
老人为入狱养老抢劫 减刑获释称怀念监狱生活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