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艾跃进确诊胃癌,胃部被切掉四分之一:我宁可死在讲台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我宁可死在讲台上”,这是艾跃进确诊胃癌后,在讲台上最常说的一句话。

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2016年4月21日,艾跃进最终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回望确诊癌症的这两年多时间内,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艾跃进留在世上,除了他那被切除的四分之一的胃,还有他场场锋芒乍现的演讲,以及留给世人无数思考空间的思想。

“马云式的能量,乐嘉式的癫狂”

艾跃进出生于1958年,患癌去世的那一年不过也才58岁。生前,他在南开大学任教,是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是全国唯一一个非军事类院校,却又拥有军事硕士点的高校。

而艾跃进教授主要研究的方向就包含军事思想。

据南开大学提供的资料可见,艾跃进正是这一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在他的申报下,该校才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拥有军事硕士点的非军事类高校。

《一百个南开故事》中有人这样评价艾跃进:“南开大学是个低调传统的学校,但个人特色最鲜明的老师当属艾跃进先生。”此人这番评价不假,艾跃进先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特色的老师。

记者安冬平采访完艾跃进后曾这样评价道:“我面前的他是个很儒雅的男人,他看上去谦逊、克制。”

连他身边的一些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评价。但实际上,从艾跃进生前的一些演讲视频我们却能看到他完全不同于他人口中的那一面。

这是艾跃进生前的演讲中最为出圈的一句话,这场名为《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历史任务》也是艾跃进生前最精彩的演讲之一。

与很多同期的演讲一样,艾跃进在这次演讲中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又引经据典道出很多历史问题的痛点。

讲台上的艾跃进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他总会用最犀利的语言来评论当下社会大众最关心的事件,大到国防社会治安,小到待人接物的礼仪。艾跃进总会以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让台下的观众认同并接受他的观念。

用《一百个南开故事》里的话来说,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品质,即“马云式的能量,乐嘉式的癫狂”。

艾跃进的这种“能量”和“癫狂”在工作中尤其明显。2005年,在为南开大学申请开办军事学硕士点的时候,他一个人带着两个老师就前往北京拜访评审会成员。

最后一天拜访一位将军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原本这么晚了不该上门打扰,但那个年代南开大学的发展不如今日,给他们批的经费也非常有限。

因此,在看到将军家的灯光还是开着的时候,他就擅自做主登门拜访。

原本想着要是能跟将军见上面,也许还能留宿一晚,给学校省点经费。

但没想到的是,这种贸然的打扰,让他们被将军骂了出来。

但是没有钱,一行人也不能睡大街,眼看到处黑漆漆的,回去又不甘心,留下又没有地方可以去后来实在没办法,艾跃进又提议“干脆我们在澡堂住一晚得了!”两个同伴也很给力,于是三个人就这样在澡堂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艾跃进叫醒同伴们,又一次登门拜访。将军看他们邋遢的样子,又是破口大骂。

但艾跃进是个非常“癫狂”的人,尽管会见评审团的成员都很不顺利,尽管校方也多次表示对这个硕士点的申请项目并不看好,但艾跃进还是做到了。他坚持要陪审团的将军们听完南开大学开设硕士点的理由和实力,哪怕被骂得狗血淋头也在所不辞。

后来,南开大学如愿成为全国首个非军事类院校却开始军事学硕士点的高校。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这位学科创始人的执着。

“只钻一门”不是我的理念

但这样“癫狂”的艾跃进也有被人质疑的一面。2009年以来,艾跃进就受到了不小的质疑。有人认为,他在讲台上大谈特谈的很多言论,其实都不是他的“独创”,而是来自很多小众报刊。一时间,这个“鹰系”教授也陷入了“抄袭门”的舆论中。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艾跃进首次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不存在什么抄袭的问题,我是演讲者,学术界引用资料都是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艾跃进也表示自己不想只是做一个什么都一点的半桶水,但是只是在其中一门里,埋头苦干什么也不管,也不是他的理念,所以只能紧着有限的时间,多看一些别的资料,多用一点工。

正如艾跃进自己说的那样,他的初衷并不是“只钻一门”,据现有资料可见,艾跃进涉猎的领域堪称广泛。年轻时的艾跃进曾是国家跆拳道队、曲棍球队的客座教授。后来,年纪渐长的他又投入了新的领域——国防教育。

2009年,艾跃进曾在天津市学术报告厅做出过这样一次讲座。讲座中,艾跃进举例道:一个新郎官首次去岳父家,本想博好感,行了一个“抱拳”礼,最终却搞得岳父一家非常不愉快。

举出这个例子后艾跃进在场和台下的听众互动道:“有谁知道新郎犯了什么错吗?”

在场听众皆摇摇头。艾跃进接着解释道:“新郎官行‘抱拳礼’时右手压着左手了,按照中国的礼制来说,这种礼制只能在葬礼的时候用。”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小小的手势居然有这么多重含义。

可见作为学者的艾跃进,不但在国防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在礼仪教育方面也大有建树。

艾跃进做客“问津学堂”时曾提出了一套做人做事的“艾氏五人理论”。他认为,做人做事有五种境界,即“好人”、“大人”、“能人”、“名人”和“伟人”。

艾跃进始终认为,做人的根本是要有良好的品行,这样才能堪称“好人”;其次,在“好人”的基础上,学会有担当者可称为“大人”,有本事者可称为“能人”,有影响力者为“名人”,有功绩者才能称为“伟人”。

从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也可以看到,除了军事思想外,艾跃进主要研究的领域还包括口才学、礼仪学、成功学等等领域。此外,在校任职期间,艾跃进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全国大专辩论会总决赛评委、国际大学生辩论会北京赛区总决赛评委。

有争议的另一面

当然,这样一位学富五车又犀利的学者身上也具有有争议性的一面。例如他也曾说过:“好女孩有穿黑丝的吗?”这样一类言论。

实际上,用进步的观念来看,当今社会人人都享有穿衣自由。历史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有穿黑丝袜搭配正装的名人,如撒切尔夫人、戴安娜王妃等等。

“黑丝论”也可以看出,艾跃进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有较为保守的一面。

而当今网络论坛上再搜索“艾跃进”的相关词条也不难看出,其实还是有部分网友质疑其学术水平。

这部分网友认为,艾跃进既然是学术教育者,理应有较多的学术作品。但显然据现有资料来看,其学术作品并没有达到这部分网友的预期。

较为偏激的网友甚至认为,艾跃进的出名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一副好口才,而好口才并不能代表他在学术领域的专业。

而在部分有幸选修过艾跃进课程的南开大学学生眼里,艾跃进虽然讲课引人入胜,但要想通过其课程却非常难。某种程度而言,艾跃进老师没有将他们当成学生,而当成“思想改造”的对象,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不免对其有比较负面的评价。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世间事物皆有双面性,艾跃进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时,部分人容易陷入“片面”的思维中,认为人“非黑即白”。

实际上,事物的联系都是复杂而紧密的。在认识事物时,我们应该以综合的眼光去认识,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形态,哲学上又将这一思想称为辩证法思想。

不可否认的是,艾跃进的某些言论在今天看来是有些过时和偏激,这其实也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的文明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自然会对过去的一些旧观念产生质疑。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正能量的消逝,一如艾跃进那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在今天看来依旧是警世名言。

可见用辩证的观念来认识这位血性教授,才是最佳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