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半导体产业将如何发展?

(原标题:2021年,半导体产业将如何发展?)

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几乎改变了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人。对电子产业而言,供应链安全、供需不平衡、供应地和交付方式均在发生改变。日前在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芯跑科技技术论坛”上,多位半导体行业大咖聚集一堂分析了2020年半导体产业遇到的问题,并对2021年的市场趋势和产业发展做出预测与展望。

为什么会缺货?

2020年的半导体产业风云变幻,除了半导体自主可控带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投资热潮之外,贯穿全年的市场缺货现象也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上半年的医疗器械用器件缺货还让人记忆犹新,而下半年快速蔓延至半导体材料、晶圆代工及各类元器件,缺货潮让产业链下游的制造企业陷入恐慌。

星宸科技董事长林永育看来,2020年的缺货可以分为两部分来分析。上半年的缺货,主要由疫情带来的 “宅经济”造成,电视、游戏机、电脑等产品需求活跃,造成部分的元器件短缺。而到了下半年,一些企业大量备货,相关元器件的需求激增,加剧了产业链供需的不平衡,导致更多类别的芯片出现缺货状况

启祥国际董事长李文涛面板市场为例:“截至到2020年底,国内的液晶屏幕仍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32英寸屏的价格从低位的28美金涨到70多美金,商显用的86英寸屏幕涨到了500多美金。其原因主要与韩系的LG、三星等巨头接连宣布放弃LCD业务以及近期玻璃基板大厂停电事故造成产能损失等因素有关。”

江波龙电子董事长蔡华波分析今年存储市场的表现后认为,今年存储器件在供应方面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市场整体表现稳定,来自汽车的需求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智能汽车的成长速度低于预期。

2021年的供应趋势如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今年Q3开始蔓延的电子元器件缺货潮将会持续到明年,对此,这些原厂和分销商行业大咖们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和判断。

芯智控股董事长田卫东认为,今年供应链缺货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变化,虽然预计“宅经济”仍会持续带来新的需求,但是2021年大家将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他说:“今年早些时候,一些大厂因为供应链安全问题,提前做了大量的备货动作,这些需求是向未来透支的,不能作为对未来需求的判断依据。我们观察了很多工厂的订单状况,对明年市场缺货现象的延续性保持谨慎态度。”

李文涛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玻璃产能新增后,面板缺货的情况会逐渐缓解,但显示驱动芯片供给不足或将会成为制约明年面板交货的重要原因。

蔡华波认为,到2021年,随着智能汽车增长速度加快,对于存储器件的需求会激增。届时,NOR Flash、NAND Flash、DRAM都可能会出现缺货状况。

信和达董事长黄健认为,被动器件的缺货状况将长期存在,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汽车普及带来的被动器件需求爆发。预计2021年Q1之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被释放,从而带动被动器件的需求快速增长,因此,被动元器件的短缺将会是长期的状况。

林永育认为,明年下半年28nm及以上制程的主芯片短缺现象将逐渐缓解。“我们最近与上游的晶圆厂封测厂以及一些新能源厂商沟通得比较频繁,大家普遍认为导致目前供应链紧张的几个要素在明年可能会消失。例如,到明年下半年,疫情就算没有彻底消失,也会成为一种可控的新常态。同时,经过一年多的消化,“宅经济”的需求也将减弱等。因此,28nm及以上的中、高端制程芯片供应会相对缓和,但40nm及以下制程的功率器件、模拟器件的产能还将持续紧张,这主要是由来自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带动。”

“自主可控”加剧了芯片创业潮?

自今年上半年开始,跟疫情相关的领域,如电视机、路由器、游戏机、个人电脑、数据中心等的需求都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以电视机整机的销售为例,从今年的年初到现在,电视机一直处于产销两旺的状态,“宅经济”对芯片需求的拉动非常大。

林永育表示,疫情不仅改变了市场需求,也改变了全球的供应和交付方式。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中国疫情防控得力,再加上国产替代风潮空前,国内新增了许多的芯片设计公司。海外原厂的产能不足、成本提升,导致供应端逐渐向国内转移,半导体芯片中国制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在需求持续增长,供应地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因此今年以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新创企业数量激增,以芯片设计公司为例,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经有1万多家芯片设计企业,其中2020年前8个月有多达9335家企业转投芯片行业,市场预期中国未来五年半导体投资总额将达到9.5万亿元,资本市场重新开始活跃。

芯跑科技基金管理合伙人杨荩业在报告中分享了一组数据: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股权投资案例数量为5467起,同比下降17.1%,募资金额7,041.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募资难的市场困境仍然存在。但是投资金额达到6,02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8%,退出案例数量3009笔,同比上升38.7%。杨荩业认为“中国的投资金额及退出案例数量的正增长,呈现交投活跃状态,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被激活。”

针对半导体行业的股权投资,杨荩业认为:“过去一年里,受益于宏观政策的鼓励和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半导体、医疗、健康、汽车、清洁技术等行业发展迅猛,多家半导体企业获得了巨额融资,新能源造车势力也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这表明,我国投资市场的热点,正在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既然半导体创业这么火热,这种热潮会对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什么影响呢?

蔡华波表示,目前芯片设计创业热度高,主要由资本、国产化因素驱动。未来资本将更青睐行业的头部企业,如果创业公司不能跻身TOP 3,未来可能会被并购甚至消失,这一趋势最早或将在明年出现。

林永育强调说,半导体产业具备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增加新产能需要众多的环节和要素配合,而且时间周期长。建设新的封测、芯片、晶圆制造厂,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建厂、购买设备、调试工艺、研发制程等,还需要有非常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和管理。现阶段,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一些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很难购买,因此预计芯片制造/封测和晶圆制造的产能在短期内很难有效突破。

在此背景下,虽然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数量激增,但是芯片制造/封测的资源还是会集中服务行业的头部企业,小规模的芯片设计公司将很难获得优质的制造资源,未来的发展会因此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而且随着国产芯片的整体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国产芯片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预计将会迎来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资本市场助力半导体产业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GDP增长率为1.9%。对中国而言,今年Q1受新冠疫情的直接冲击,季度的GDP呈负增长,但是得益于我国在防疫上的突出表现,国内经济在Q2就开始快速复苏,GDP迅速重回正增长轨道上。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世界半导体市场约3210亿美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8.4%,达到469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芯片不仅是电子产品的核心,也是信息产业的基石,半导体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越来越强。据杨荩业介绍道:“Q3扛起全国GDP增长大旗的,主要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两个行业的增长率达到了18.8%。”

杨荩业以中美两国的资本市场为例:在全球疫情爆发和国际贸易争端影响下,2020年中美两国的募资和投资案例数量均有下降,但中国的投资金额及退出案例数量呈现正增长趋势。据她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被激活。

杨荩业列举了一组数据来佐证上述观点: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共计385家,远超去年同期上市161家;今年前三季度上市的企业中,包括了234家创业板注册制和科创板申报企业,其过会率高达95%。对此,她判断说:“很明显,上市的窗口正在敞开,企业只有抓好供应链、把握产业资源,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方能行稳致远。”(文/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