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楼市十大关键词:稳楼市、收储存量房、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上榜

金融界12月30日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年度盘点丨2024年楼市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展望:2025年“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意味着“市场不稳、政策不止”,近期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也明确了2025年重点任务,提出着力释放需求、着力改善供给政策方向,接下来关键是已出台政策要加快落实,完善配套政策打通卡点,推动各项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

关键词二: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是促进2025年新房销售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之一,近日住建部已经明确2025年将继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各地相关配套政策也有望继续完善,比如货币化安置与房票安置结合,加大房票安置的补贴力度,提升居民使用房票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城中村改造节奏。

关键词三: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当前涉及居民购房成本、购房门槛的房贷利率、交易税费、首付比例等需求端政策均已降至历史最宽松水平。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目标下,预计2025年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继续优化,发挥带头作用。如北上深继续优化限购等政策,非本地户籍购房人群的社保年限进一步降低,取消郊区或大户型限购,适当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另外,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亦具备空间,近期住建部提出要“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预计2025年公积金贷款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

关键词四: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是实现供求新平衡的重要举措,相关政策或将贯穿2025年始终。一是严控增量,控制新增土地供给量,这就需要各地结合实际需求、现有存量规模来确定,避免资源浪费与错配;二是优化存量,包含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收储存量商品房、盘活商办用房等多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提高质量,既包括提高住房品质,打造更符合需求的“好房子”,也包括高质量完成保交房。

关键词五: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盘活存量用地是2025年促进投资开工恢复的关键举措,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循环。当前自然资源部已经出台运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细则,未来财政部明确专项债额度等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跟进,为各地执行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值得关注的是,专项债的使用以产生增量价值为原则,或将更有助于拉动投资,有助于形成有效供应,进而促进有效需求释放。另外,在收购过程中,针对解决部分闲置土地中存在的违约金等问题的配套政策也存在优化空间,助力收购存量土地顺利推进。

关键词六:收储存量商品房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强调“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预计2025年收购存量商品房仍将是各地“稳地产”的重要举措之一,后续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如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配套政策或将加速落地,同时进一步打通收储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撮合难度大、供需错配等卡点,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有望进一步发挥自主权,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化。

关键词七:项目融资“白名单”

2025年“保交房”仍是重点任务之一,金融监管总局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意味着项目“白名单”政策有望继续加力,改善企业资金环境、保障项目交付,这也将为稳定购房者预期助力。

关键词八:好房子

“好房子”建设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在2025年,地方支持“好房子”建设的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如供应更优质地块、优化容积率、减少配建等,给企业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根据中指近3万份调查数据,居民对“好房子”有诸多期待,如户型方面更加关注全明设计及灵活改造空间,理想户型面积集中在90-144平米区间;居民更偏好可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精装清单的交付方式等,这些新期待也一定程度表明了居民对于改善居住条件依然有较大需求,未来伴随着更多“好房子”进入市场,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关键词九:人房地钱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预计各地或将聚力做好“人房地钱”各要素的衔接和联动,合理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中指研究院基于多年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打磨,已经总结出较为成熟的“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模型,持续为地方政府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专业支持。

关键词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目前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主要方向、重点工作逐渐清晰。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要在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2025年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或出现积极变化,如核心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好房子”供给或出现明显放量,多地逐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等。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契机,实施“轻重并举”战略、强化产品力等均是重要方向。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