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北詩歌節──詩如何讀我 徵文10佳】許瑞昌/隱於詩心的刻劃

除去求学时为了考试而读的诗外,真正有目的的读诗是在开始教书生涯之后。

测绘学课本介绍扫描仪微波可观测5公里以上、红外线测距仪可到3公里,以上那两种观测方法都不像拉卷尺一样是肉眼可见,已经进入到抽象层次,学习效果不好,因为我无法让学生用50公尺卷尺产生3到5公里的感觉,于是我把脑筋动到了文学上面,特别是诗。

郑愁予先生有一名作〈小河〉,头四句是:

收留过败阵的将军底泪的

收留过迷途的商旅底泪的

收留过远谪的贬官底泪的

收留过脱逃的戍卒底泪的

我读到这四句时如获至宝,解释距离的遥远,这四句比测绘学课本说得清楚多了。这四句描写的主人翁走的距离的遥远、流的泪水的泛滥,距离感是很直接的。

再读下去更是拍案叫绝:

我自人生来,要走回人生去

你自遥远来,要走回遥远去

把人生的长度和空间的长度写得如此浪漫又精准,远甚于测绘学课本写的科技。量测距离有时需要绝对的起点,以得到正确值。但是这首诗的距离却是相对的,人在人生的中段处,正如站立点的河段是整条河的中段处,人和河水显出了无穷的意象,于是再度产出距离感。

根据读诗的意象而得来的空间感为基础堆叠空间,感动先于认知是我一直以来在科技教育尝试走的路,读诗是这条路的导航、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