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初中化学新教材新在哪里(一)

九月份开始,不少学科的教材都作出了改变,初三化学便是其中之一。

对即将使用新教材的同学们来说,改和不改,改了哪里没有所谓,毕竟他们本就是一片空白,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但是对即将使用新教材的负责任的老师来说,研究新旧教材的差异,理解和体会新教材的主要变化,思考未来的教学和过去的的差异,则是一堂必修课。

区老师工作室的化学老师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她研究了一轮,也对比了很多其他化学老师的分析,特地叮嘱我把这篇文章分享出来。

所以,今日的内容,头条和次条,分别是对初三化学新教材的变化作出的非常详细的分析,文章来源为公众号鑫祺晓音,已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顺便多说一句,区老师工作室,除了我的初中数学、龚老师的高中数学以外,还有非常优秀的物理、化学老师,如果你有需求,不妨联系小助手叮当老师了解课程详情。

以下正文

课标引领变化

教材指导思路

理念改变教法

新标题、新框架、新内容——新理念、新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构建主题大概念统领下的教材体系,因此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教材展现了很多新面容:

单元、课题名称和单元数目的改变:

旧教材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改为:“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旧教材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改为:“空气与氧气”

旧教材第四单元课题3“化学式与化合价”改为:“物质组成的表示”

旧教材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改为:“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旧教材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改为:“碳单质的多样性”

旧教材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改为:“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旧教材九下是5个单元,新教材九下改为4个单元,将原第十单元“酸和碱”及第11单元“盐和化肥”两个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旧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改为: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

从生活化走向了“大概念”,小小的标题也要让素养立起来。

个别知识点的删除与整合:

第一单元旧教材的课题2和课题3合并为“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精简了探究的内容,删去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

第四单元旧教材的课题1“爱护水资源”和课题2“水的净化”合并为“水资源及其利用”,删除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

第五单元旧教材的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两个课题的内容整合为“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旧教材的课题2和课题3调整顺序,先二氧碳的性质,后制取二氧碳;

第七单元旧教材的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调整到课题1,同时结合燃料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内容强化了化学反应的调控;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把旧教材的课题1的酸碱指示剂和课题2的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整合为课题1“溶液的酸碱性”,先定性后定量;删去了旧教材化肥和农药中的农药,化肥的种类减少了,删去了化肥的简易鉴别;

第十一单元将旧教材中的三个课题调整为两个课题:“化学与人体健康”“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人体健康”包括了元素与人体健康、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

新增了10个跨学科实践活动:

第二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1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第三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第四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3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第五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4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第六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5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第七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下册第八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第九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第十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十一单元末:跨学科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新引言、新素材、新表述——与时俱进。

新课程的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教材也要积极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新增单元引言

单元引言是密切结合单元内容的特点,提炼通过单元学习所形成的化学观念,发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第一单元引言:大到宇宙中的天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研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实践活动。实验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开展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保证。

第二单元引言: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空气,你可能已经知道它的成分,但你知道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吗?各种成分又有哪些用途呢?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认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的重要气体——氧气的性质,初步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养成注重实证的科学态度。

优化栏目:

方法导引,引导学生梳理认识思路,学习科学方法。

整理与提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大概念,形成观念,发展思维,提炼化学科学的认识视角,认识思路,认识方法等。

新素材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当代中国的科技新成就:

增加介绍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与旧教材一致,继续介绍张青莲院士;

第二单元结合催化剂的内容增加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的事迹;

第三单元增加了徐寿的事迹的介绍。徐寿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是近代化学的启蒙和先驱,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开创者;

第八单元结合稀土元素素材,增加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的事迹的介绍;结合金属材料的使用,图片展现我国大国工匠高凤林正在焊接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体现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第十一单元以“调查研究”栏目的形式,增加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的材料,让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屠呦呦这些科学家发现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以及化学发挥的作用。

增加了范旭东先生的事迹素材,范旭东先生的在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单元的标题页插图重点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科技成就、标志性建筑等:第一个单元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的焰火的照片;第二单元是呼伦贝尔的大草原的风景;第四单元是西藏的山南冰川;第六单元是岳阳楼图;第七单元是神舟16号飞船发射;第八单元是广州的大桥;第九单元是山西运城的七彩盐湖;第十一单元是大兴国际机场。

展现化学在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

第二单元介绍了空气质量日报,体现空气改善所取得的成就,蓝天保卫战的成果;

第四单元介绍了古代的调水工程和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讲水资源安全;

第七单元介绍了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清洁发电体系,讲能源安全;

第八单元介绍了稀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问题,保证国家资源安全;

新增了实验安全图标:护目镜、洗手、用电等。

新表述

化学的概念:旧版教材是“化学是从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新教材是“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特点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强调了物质的转化,体现化学的价值。其次强调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

化学用品的概念:新教材把化学药品都改成化学试剂,不再说药品。化学器材统一称为化学用品,用品包括仪器、试剂这两方面。石棉网更换成陶土网,因为石棉网对人体有害。

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主题大概念统领的教材结构体系,突出实践育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化学价值的认同,新教材的变化是积极的、可喜的。但这些变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科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需要全课程全体系的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解放学生的天性,压缩课程减少内容,不灌输不逼迫,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被学业成绩囚禁,不以分数论英雄,教师的教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方法、工具,提供资源提供参考,让学生有选择权,有时间静下心来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探究,敢于质疑,乐于实践。

科学的世界

五彩斑斓

创新的路径

奇思妙想

可是孩子啊

想要快乐

转载:鑫祺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