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杂志/保种行动,召唤原味觉醒 吴宝春+简天才
《30》杂志 文|王妍文、高嘉镁 摄影|萧如君 图片提供|果实创意
台湾近年来,努力推动保种行动,在秀明农法推广者、自然栽种信仰者的推广下,愈来愈多农家投入留种、保种、参与式育种、生态沟渠复育等行列,让台湾农业避免走上物种单一、被国际级种子公司独占的险境。
保种行动,讲求还种于农,将种子的所有权回归农民,这不仅关乎食材与土地,更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尊重自然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
唯有获得消费者的力量支持,透过理解与采购, 才能分摊农民戮力保种的风险,让台湾农业永续发展,更让大地生生不息。
6 月初,在南台湾艳阳下,蓝天、白云、荔枝园中,正上演一桌丰盛新鲜的「原味」美食飨宴。
世界面包冠军吴宝春师傅,正拿着刮去叶片的刺葱枝干,卷上刚揉好暖呼呼的长条面团,像极耶诞节的拐杖糖,蹲在煤炭烤炉旁微火慢烤,只闻刺葱辛香、听烘烤滋滋声响。
一旁高雄_omas Chien 法式餐厅厨艺总监简天才则正用洋菇、地瓜、绿芦笋等在地食材,佐上摩洛哥坚果油,拌入北非麦粉粒,用最简单的手法,呈现法式料理如何掌握食蔬多变风味。
这是一场世界面包冠军与法式餐饮主厨联手带动的食材革命,更是台湾在地保种植物的「原味觉醒」。
从刺葱面包、甜菜根握寿司、时蔬沙拉到洛神蜜汁等饮品,整桌丰盛佳肴都有一个共通点:运用台湾在地保种食材,找回原始简单,回归土地真正的味道。
什么是「保种」食物?为什么两个知名主厨,亲自寻找食材,而且自发性地推动这种「原味」觉醒?
正在消失的种子,催生原味觉醒
当挪威政府耗资300万美元,在距北极1000公里处要建一座200万颗的「种子银行」时,台湾本土的这两位师傅,也自发性地察觉到食材源头的种子危机。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现在你吃的蔬菜水果,大多是来自种苗公司,以基因改造培育出生长迅速的种子,与早期台湾农民习惯的「留种自播」完全不同。留种自播,虽是最符合自然生态的种植方法,但成本高,现在几乎已不为农民所用。
眼看「留种自播」的自然农法正在消失,简天才忧心,「现在改良技术风行,台湾原有品种正濒临消失。」所以他找来好友吴宝春开始一起寻找台湾的保种食材,希望从源头做起,带动台湾农业重现「保种」风。
别看吴宝春、简天才只是面包、法餐师傅,但是他们早在10年前就有了保种概念。这颗台湾原味觉醒的种子,要从法国米其林三星主厨Alain Passard说起。
当时简天才认识了Alain Passard。今年57岁的Alain Passard,是法国餐饮界的一页传奇。
既是餐厅主厨,又是农夫,还能做出一手好雕塑的他,提倡蔬食,陆续开辟3座农园,采行友善土地的有机耕种方法,10余年来提倡保种,让许多几乎从现代餐桌上消失的古老蔬菜品种,都在菜园重生,跃上餐桌。
受到Alain Passard启发,他们知道一旦在地的种子消失时,土地上的作物也会垂危,好的食材也会跟着不见,他们决定自己先播下「保种」的种子。
今年,他们邀请Alain Passard来台客座,又在台大农艺系教授郭华仁协助下,花了快3个月的时间遍访各地小农,找寻适合入菜的保种食材。
他们到了高雄吉荔有机果园,老板王瑞荣种植提倡「道法自然」,像果园主力荔枝,以「老欉」取代过去每4、5年就要砍树重种的惯行耕作法,让老树能代代传承。
其他如洛神、丝瓜、土玉米、刺葱等,也都在自家菜园积极「留种」,不让品种断绝。
到了淡水三芝幸福农庄,采用「秀明自然农法」耕种的农庄主人陈惠雯,保留130余种台湾本土种子,包括稻米、地瓜、洛神等,不使用除草剂、农药、肥料,也不添加有机肥料,她认为,这样才能让作物自行发展抵抗天灾气候变化的能力。
他们也到了台东罗杰农场找茄子,前进台南虎山有机菇场寻找洋菇,远赴南投九九峰有机农场发掘绿芦笋,就在这样一乡一镇寻访下,吴宝春和简天才已寻得台湾10多种保种食材,包含玉米、柠檬、干洛神花、地瓜、刺葱、蒜苗等,当然接下来保种旅程不会停。
知识,带来改变的力量
台湾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进口食材取代了在地食材,让在地食材逐渐消失中。
「若能减少进口,像用台湾桂圆果干取代葡萄干、蔓越莓,相对提升台湾农产地位。」吴宝春说,使用保种食材不仅可以摆脱进口束缚、增加粮食自给率,还能够帮助在地农民增加信心。
台湾的好食材潜力十足。像是大树的「玉荷包」荔枝,到了吴宝春手上,就成了冠军面包的主角;大岗山蜂蜜则是弟子武子靖揉入老面,拿下法国面包大赛获奖的秘密武器。
现在,吴宝春更看上农田旁不起眼的刺葱。这种保种刺葱,全株长满锐刺容易伤人,却经常被传统阿美族摘取嫩叶煮鱼汤、鸡汤,味鲜而香气扑鼻;佐进面包,炉火慢烤,那封存在土壤里的原味记忆随之苏醒。
最近赴新加坡念EMBA的吴宝春,一直都是靠知识在救自己,他说,「知识、土地、希望」,是3个非常重要改变台湾力量。他认为:
1.知识:台湾烘焙业要进步,每个参与者都要有知识。
2.土地:对从事餐饮业的人来说,每个地方孕育出的食材都有它的特色,如果没有土地长出这些食材,台湾的食材就没办法吸引外国人,或站上国际舞台,所以来自土地的养分很重要。
3.希望: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下一代,所做的事必须能一代传一代。
因此,最近吴宝春麦方店北上拓点,就以「有知识的面包」为概念,把有关面包的故事,利用QR code说出来,例如面包原料从什么地方来?发酵时间多久?有哪些馅材?只要用手机一扫描,食材历程统统跑出来,要让大众吃得到原味,更看得到知识。
大地,会帮我们做菜
「所有食材都跟风土有关。」简天才认为,食材好坏决定一道菜7成的口碑,厨师在做的,就是了解各种食材特性,呈现它们最佳状态。
「大地,会帮我们做菜!」透过保种,能够鼓励土地孕育出有地方性格的作物,也让餐桌上的食物滋味更多样、更具生命力。
为了了解蔬果四季变化,每天清晨,简天才总要亲自上市场走一遭,看看四季蔬果的脉动,周末更不会错过微风有机市集,不忘来找找小农们是不是又种出什么好东西。
长年走下来,他发现很多过去有的蔬果,都被「现代化效率」谋杀了,像是生长期比较长的黄香瓜、美浓瓜,都渐渐被哈密瓜取代。「如果厨师、消费者的支持可以让物产更丰富,为何不做?」
吴宝春也认为,餐饮业身为食材的采用者、料理的供应商,在消费市场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环节,厨师若关心保种、愿意购买,农民才得以继续种植,消费者也能因此获利,认识拥有地方风味的好食材。
推动保种运动,是吴宝春与简天才在厨艺的角色之外,对环境的探索与觉醒。
更多文章请上30杂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