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反六轻开第一枪 成员再聚首

前立法院长游锡堃(右二)与监委田秋堇(右)、准工程会主委陈金德(左)、《噶玛兰周刊》第2任社长林顺发(左二)等10余人11日在罗东聚会,一起回顾当年周刊内容。(李忠一摄)

前立法院长游锡堃在1986年5月11日创办《噶玛兰周刊》,周刊反对六轻、火力发电厂在宜兰设厂,前行政院副院长林锡耀、监察委员田秋堇、准工程会主委陈金德等人都曾是周刊成员,众人11日在罗东聚首,细数38年前透过报导与群众运动改变宜兰的命运与历史。

游锡堃说,很早就想找周刊成员们聚会,但大家都各忙各,尽管过去曾因为工作见面,但11日的聚会却是创刊38年来头一遭。他笑说,「我现在也都77岁了,也该一起拍张合照,这是历史。」

游锡堃提及,周刊在探讨六轻、苏澳火力发电厂议题时,总编辑是之后曾担任宜兰县长的刘守成,主编是林锡耀;后来六轻设在云林,火力发电厂盖在台中,宜兰是三面环山,受到地形的影响,污染只会更加严重。

他说,按照当时中央的规画,六轻与火力发电厂都要设宜兰,届时宜兰会变成高污染的中心。陈金德解释,六轻的轻油裂解厂对环境的冲击大,如六轻设在宜兰,相关的石化厂等工厂会跟着进来;他曾任《噶玛兰周刊》第2任发行人,当年才25岁,一晃眼他已63岁了。

《噶玛兰周刊》创刊同年,先发表「苏澳全省落尘量冠军,不欢迎再设火力电厂」揭露此事,游锡堃表示,苏澳火力发电厂是当时东南亚规模最大火力发电厂,终极年燃煤量1年1600万吨、发电量640万千瓦,1995年县府设保护区逼使台电撤退。

周刊也在创刊年发表「台塑设厂民众反应热烈,赞成者谓将可促进繁荣,有人则对是否造成污染表疑虑」一文,游锡堃说,这打响了反六轻运动的第一枪,随后透过绵密的组织与动员,开启了一波又一波的群众运动,1991年逼退台塑,宜兰的环保运动也成为台湾环境保护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