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清华鬼才”水哥现状:20年不上班,住顶级豪宅,却被女儿“折磨”很痛苦?

hi,我是窈窕妈妈,点击关注我

作者 | 小树妈妈

来源 | 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

前几年有个特别火的节目,叫《最强大脑》。我印象最深的选手就是“水哥”王昱珩。

他一战成名的挑战是“微观辨水”,从嘉宾从520杯一模一样的水中随机挑选一杯。

让他观察后,再把这杯水放进其余的519杯中,他再找出这杯水。

结果王昱珩分分钟完成了挑战,“水哥”这个绰号也是由此而来。

后来这些年,陆续看到水哥的各种消息,越来越觉得他像个隐世高人。

他自己是个绝对的学霸,坦言高中玩了三年,高考却成为清华设计专业第一,高出了第二名40多分。

他不喜欢跟人打交道,认为开会是浪费时间,所以清华毕业后没有上过一天班。

他喜欢大自然,就用3年的时间,亲手把自己家变成了一个堪比博物馆的世外桃源。

“仙气飘飘”的庭中水池

水哥的院子

水哥自己家打造成了“热带雨林”

他认为人生需要多体验,所以经常带女儿去世界各地旅行。哪怕女儿经常需要请假,他也丝毫不在意……

王昱珩与女儿王一雯幼时

他身上有太多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前几天无意间看到蔡康永对他的最新访谈,才发现“水哥”也在为孩子的教育发愁。

面对青春期的女儿,他也一脸无奈。

不过他对生活、对教育、对与孩子相处的理解,还是让我觉得很受启发。

关于阅读:

女儿最好的学区房

是我家的书房

整个访谈,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水哥带蔡康永参加他的家。

水哥家是他自己亲手设计的,有非常多巧妙的布局和精心筛选的陈列品。

水哥亲自动手设计房屋

在他的家能看到按照1:1还原的霸王龙模型。

家里有不同的陈列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他觉得“感兴趣”的东西。

有不同时期的化石、有亲手制作的模型、有设计精巧的手办……

水哥亲手制作的骨架模型

他家的地下室里,还有2个大型的水族箱,生动还原海底世界。

最让我感慨的是他家藏书的地方。

两层的空间,墙面上满满都是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非常的壮观。

爱书的人一定都家里懂有这样几面书墙,会有多幸福。

不过水哥特别得意的设计,是书墙上特别隐秘的藏了一个暗门。

他说:

暗门内部另有广阔的空间

他还提起自己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躲起来,把自己藏在一个地方。

所以也准备了这样一个隐蔽的房间给女儿,看得出用了很大心思。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几乎所有重视教育的家庭,都会给孩子提供大量的书籍。

学校教授的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最好的学区房永远在家庭。

王昱珩与女儿王一雯

就像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本身也是所有“富养”的标配。

关于成长:

你的有效期可能只有10年

有些跟头必须孩子自己摔

看完水哥的家,多数人可能都会很羡慕水哥的女儿,可以每天住在里面。

但是当蔡康永问水哥,你女儿觉得你这个空间适合她生活吗?

水哥却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回答到:

水哥这愁眉苦脸、语无伦次的样子,估计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有共鸣。

面对自家孩子,再知名的学者教授、再高智商的爹妈,也只有摇头叹气的份儿。

蔡康永有点好奇的追问:你不是经常带女儿去旅行吗?你特意带她去看的景物或者动物,她都觉得没什么?

水哥想了想,诉苦说可能是从小见得多了。比如带女儿去个动物园植物园,女儿会嫌弃,这还没咱家好呢,这动植物养成这样,也不怎么样嘛。

最后还打趣的补了一句:

我想起温尼科特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

水哥自己也说,曾经想过把女儿带在身边教,觉得数理化、语数外、天文地理历史、自己一个人能给女儿教到高中甚至大学。

王昱珩与女儿

但是后来他发现,其实自己能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是10岁前。因为慢慢孩子就会成为他自己,会与父母剥离开。

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她什么时候会遇见真正热爱的东西、什么时候会“开窍”,都有自己的规律,父母急也急不来。

能做的也许只是多陪伴、多引导、多分享,教导好规则习惯的同时,尽可能的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

然后可能就是目送他远去,他们属于我们永远无法抵达的明天。

王昱珩与女儿王一雯

水哥的一个反思让我觉得挺受触动的,他说女儿对他的帮助,是让他学会应该如何与自己的父母相处。

当想念女儿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妈妈发个信息,问父亲怎么样。

当女儿对他发脾气或者对他有误解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去跟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聊天。

他说希望女儿能多跟他说一些话,但是 “她(指女儿)不会跟我说”。

所以水哥认为父母也一定很希望多听听他说话。所以自己应该把这个感受给父母。

《小别离》里有句话:“世间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我们目送孩子远去,但有时候真的要经常回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

他们也在原地看着我们的背影,目光里同样是殷切爱、无尽的盼和略带笨拙的守候。

如果我们能够像期待子女对待我们那样去回应一下他们,未来,也许就少了很多的遗憾。

关于“好的教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

蔡康永问水哥, 如果让你开一个学校的话,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

水哥的回答是:

他讲起自己去参加《最强大脑》的一个原因。当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中国孩子跟欧洲孩子比记忆力。

两个孩子需要记忆100对新郎新娘的样貌,在还没有公布答案的时候,中国孩子就哭了(可能是害怕失败),然后被爸爸很凶的训斥。

最后结果是中国孩子赢了。

主持人问孩子赢了想要什么奖励,孩子说想要一天假期。

原来这个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速算、记忆法、魔方什么都要去学。

中国孩子和欧洲孩子差不多的年龄,都是10岁左右。但是那个欧洲孩子每天就是踢球,很阳光开朗的样子。这个中国孩子眼镜很厚,甚至有了小肚子。

水哥当时就在想:“天哪,这样的教育观是不对的。”

他说自己去参加比赛,是想传递给大家一些东西。

他在节目中会经常挑选小选手组队,帮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来,干干净净的走,享受游戏和比赛的乐趣。

水哥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值得分享:

养孩子其实跟养植物很像,太用力了,就是拔苗助长。跟随孩子本身的特性,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他才能成长得更好。

或早或晚盛开的鲜花、小草、灌木、参天大树、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独特的美。

父母尊重孩子的花期,孩子才有无限的可能。

• End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chengzhangshu99。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

窈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