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Young】「鏡頭生活感」阮鳳儀:用電影,連結我們現在的世界
阮凤仪年仅32岁,就已经能透过影像创作,表达年轻世代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但对她而言,其实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期,才真正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图/阮凤仪提供
阮凤仪去年拍出《美国女孩》获得华人影坛关注,一举入围多项金马奖肯定,今年也得到500Young的「镜头生活感」奖项殊荣。阮凤仪年仅32岁,就已经能透过影像创作,表达年轻世代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但对她而言,其实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期,才真正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电影呈现一个人如何看待一个时代
「我其实原本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但一直都想要从事技术性的工作。」阮凤仪回想当年,是高中国文老师为她开启前往电影艺术的大门,「那时看的电影是法国导演楚浮执导的《四百击》,觉得很厉害,开始想要了解电影史以及影像艺术。」阮凤仪之所以爱上电影,是因为她认为电影是一个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最厉害的对话空间,「我们可以透过电影影像去记录、去表达,呈现一个时代,或是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连结。」
至于让她印象深刻的电影,则是雷利史考特执导的《末路狂花》,透过两名女性的角度,去看待男性主权社会的种种不公,「女性叙事毕竟是偏少的,但我觉得女性相较于男性,有不一样的说话方式。」她称赞这部电影给她很大的代入感,同样的,她拍摄《美国女孩》就是想呈现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从中获得感动,引发大家共鸣。
— 阮凤仪
每个故事都应该是共鸣,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
阮凤仪坦言一开始创作《美国女孩》时,压力极大,「我很高兴有好队友,支撑我继续努力下去,包括我的制片苗华川,还有监制林书宇导演,他们告诉我不能随便放弃,因为这不只是属于我一人的故事。」
阮凤仪笑称,去年全台湾三级警戒时,她每天在家忙碌电影后制、剪辑,「每天都有很多挫折、觉得没做好,给林书宇导演看成品时,他都会要我再想想,有没有可能更精准、更真实。」最终才终于磨出让许多人都很满意的作品,「其实剧本本来就没有最完美的,但就是书写的本质,就是一种练习,要让自己呈现更不一样的可能性。」重复的挫折与失败,对于阮凤仪来说,是露出曙光的契机,她也在这段期间勤看是枝裕和、达顿兄弟以及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娴熟于说故事的节奏、脉络。
阮凤仪之所以爱上电影,是因为她认为电影是一个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最厉害的对话空间,「我们可以透过电影影像去记录、去表达,呈现一个时代,或是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连结。」 图/摘自「美国女孩」粉丝专页
让观众做出情感投射,是创作者必须的任务
至于自己的领路人,阮凤仪不假思索选择《美国女孩》监制林书宇,林书宇过去曾执导《九降风》、《星空》等知名电影,「他愿意帮一个新人导演背书,这需要很大的勇气。」阮凤仪感谢林书宇愿意提供经验,与她分析年轻创作者的盲点,如何适切的展现情绪,更教导她一个重要的观念,「无论是什么时代,或是什么题材,但现在拍出这部电影,跟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何能与我们的现在做连结。」而对阮凤仪来说,《美国女孩》虽是记录2003年的电影,但片中详实记载一家人遇到疫情、经济困难期间的情感变化,相信能让现在的观众有所自我投射。
阮凤仪获选500Young的青年得主,她坦言非常开心,也对该奖项给出肯定,「这段期间参与联合报、联合文学很多活动,都非常有质感,很高兴能透过这一媒介,跟大家好好的表达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