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100多种细菌可在微波炉中繁殖
8月26日(星期一 )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AI分析了全球1500项减排政策,发现一些政策已见成效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了约1500项气候政策,并识别出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政策。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强调相比单一措施,结合多种工具的政策在减排方面更为有效。
分析显示,35个国家的63项政策成功地减少了碳排放,平均减少幅度达19%。大多数显著的减排效果与两项或多项政策的结合有关。这63项政策共计减少了6至1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研究人员指出,相较于政策的数量,正确的政策组合更为关键。例如,英国逐步淘汰燃煤发电站的成功在于其与最低碳价等定价机制的结合,而在挪威,禁止内燃机汽车的政策与降低电动汽车价格的激励措施相结合,是最为有效的策略。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包含1998年至2022年间41个国家实施的1500项气候政策的数据库,其中包括全球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美国和印度。这些政策涵盖48个类别,从排放交易计划到化石燃料补贴改革等。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研究发现有100多种细菌可在微波炉中繁殖
微波炉内的辐射环境似乎不利于微生物生存。但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杂志上报告,从不同地区的微波炉中采集的拭子样本中鉴定出了100多种细菌菌株。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科学家首次记录微波炉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
研究人员对30台微波炉的内部进行擦拭采样,包括炉壁和旋转盘,这些微波炉分别来自三种不同的环境:10台来自厨房,10台来自实验室,10台来自其他共享空间,如自助餐厅。随后将拭子样本转移到实验室培养皿中,结果显示所有样本都导致了显著的细菌生长。
对细菌菌落的DNA分析表明,这些菌株主要来自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这些细菌常见于人类皮肤和经常接触的表面。厨房微波炉中发现的细菌还包括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克雷伯氏菌和短杆菌。研究团队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细菌菌株是如何在微波炉内生存的,需进一步研究了解它们如何适应高温和电磁辐射。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良好睡眠习惯对超重成年人尤为重要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超重人群忽视身体夜间睡眠信号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而这在男女之间存在具体差异。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
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累了就上床睡觉,或者晚上放下电子设备,有助于促进整体健康。”
该研究招募了30名参与者,男女各15名,所有人的身体质量指数都在25以上,属于超重或肥胖。在OHSU的睡眠实验室中,研究参与者每30分钟提供一次唾液样本,直到深夜,以确定他们身体自然产生褪黑激素的时间。褪黑激素通常标志着入睡的开始,其分泌时间因个体内部生物钟的不同而异。
研究人员评估了每位参与者褪黑激素分泌时间与平均睡眠时间的差异,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窗口较窄,即褪黑激素分泌与睡眠时间之间的间隔较短;另一组窗口较宽,即间隔较长。较窄的窗口表明,这些人在内部生物钟上睡得太晚,通常与较差的健康状况相关。
这项研究证实,接近褪黑激素开始分泌时入睡的那组人存在多种潜在的健康风险。
研究还发现了男女之间的关键差异。
2、一种方法可确定化疗的最佳时间
药物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服药时间。现在,德国柏林查理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确定乳腺癌治疗的最佳时间。他们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描述了他们的方法。
人体的生物钟为许多不同的身体功能和代谢过程设定了节奏,比如睡眠和消化。但器官并非唯一根据一天中的时间有所变化的东西。单个细胞也遵循人体生物钟的周期,因此它们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外界影响的反应也不同。这对癌症化疗的效果非常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化疗在肿瘤细胞分裂时最为有效。但迄今为止,这一发现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研究人员根据肿瘤个体的昼夜节律寻找最佳用药时间。
他们培养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细胞,观察它们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对药物的反应。他们使用实时成像技术,这是一种连续监测活细胞的方法,并结合复杂的数据分析技术,详细监测和评估这些癌细胞的昼夜节律、生长周期和药物反应。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确定了一天中癌细胞对药物治疗最为敏感的特定时间。研究还表明,某些细胞和遗传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家甚至能够确定哪些基因对某些药物的昼夜节律效应至关重要。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创建详细的档案,展示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在不同时间对不同药物的反应。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木星上的大红斑可能最终消失
木星上的大红斑(GRS)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已经存在了至少190年。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与早期观测到的“永久斑点”(PS)不同。通过模拟,研究人员探索了木星风是如何塑造这一特征的,并发现GRS一直在逐渐缩小。
在这项研究中,西班牙巴斯克大学(UPV/EHU)和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的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木星斑点的大小随时间的演变、结构及PS和GRS的运动情况。为此,他们使用了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的历史资料,当时望远镜刚刚发明不久。
研究发现,GRS在1879年时最长的轴长达39000公里,而现在已缩小到14000公里,同时其形状变得更为圆润。
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系列可能导致GRS形成的机制,包括超级风暴的爆发,类似于在木星的“孪生行星”土星上少见的超级风暴,或者由风切变产生的多个较小漩涡的合并。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形成了反气旋,但它们在形状和动力学特性方面与目前的GRS不同。
研究团队进一步探讨了已知风的不稳定性如何产生GRS的过程,这种不稳定性被认为能产生一个细长的“细胞”来包围并捕获它们。这种“细胞”可能是原始的GRS,一个新生的红斑,随后的收缩过程造就了19世纪后期观测到的紧凑而快速旋转的GRS。在木星上其他主要漩涡形成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大型细长“细胞”的形成。
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数值模型,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如果原始GRS的转速低于周围风的转速,原始GRS将会解体,无法形成稳定的漩涡。
2、人类“破坏了进化过程”——现代种子未能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通过工业化农业手段深刻改变了农作物的进化,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然而,美国佛蒙特大学(UVM)的研究人员指出,面对未来几十年不断变化的气候,世界的种子命运掌握在小农手中。
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植物、人类、地球》(Plants, People, Planet)杂志上,探讨了专业作物育种者的出现如何“扰乱进化过程”,进而“重塑了整个粮食系统”。有限品种的高产种子的大规模生产在“正式种子系统”和“非正式种子系统”之间造成了巨大的鸿沟。“正式种子系统”现在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大部分种子,而“非正式种子系统”则由农民组成,他们选择自己的种子,培育出多样化且适应当地环境的作物品种,称为地方品种。
在选择这些地方品种的过程中,小农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我们从生物多样性中受益的各种服务,这是通过进化过程发展而来的。这些服务包括作物对干旱、盐度和害虫等压力的适应能力,随着气候变暖,这些服务预计将愈加重要,并对未来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在许多农业地区,面对预计的极端高温或干旱,一刀切的现代农业正变得愈发难以维持。解决方案在于世界各地的小农:在每一个可能的生态系统中种植作物的人都掌握着丰富的地方种子。这些在山区、三角洲和沙漠中繁殖的地方品种的种子最有可能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耐性状。(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