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超过2年反复腹痛腹泻 原来是发炎性肠道疾病「克隆氏症」上身

▲成大医院影像医学王博医师指出,腹部电脑断层肠道摄影核振造影肠道摄影等影像学检查有助发炎性肠道疾病诊断与治疗。(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年轻人小朋友如有经常慢性腹痛、腹泻、拉稀便,甚至是血便,且长期反复发作,即使饮食控制、休息,甚至吃了药也没有改善,可要小心了,这可能不是一般的肠胃炎!通常在医师评估后需要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发炎性肠道疾病,不可随意轻忽。

成大医院影像医学部王博医师举案例指出,1名9岁男童有超过2年的时间反复右侧腹痛、腹泻,严重时天要跑超过10次厕所体重越来越轻、身形越来越瘦。后来到成大医院小儿肠胃科门诊就医,安排做了胃镜大肠镜镜检,以及磁振造影肠道摄影,发现近端中段空肠与回盲瓣端有多处病灶,因此再进一步安排胶囊内视镜,又发现有多处溃疡

经肠胃科医师综合评估确诊为发炎性肠道疾病的其中一种「克隆氏症」,在安排静脉注射的免疫抑制治疗后,男童的肠道发炎反应顺利被控制,出院后也都按时回诊,生活重新回到轨道上。

王博医师说,发炎性肠道疾病是溃疡性肠炎(UC)及克隆氏症(CD)等2种造成慢性肠道发炎疾病的总称,是西方人较常见的疾病,东方人则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能与饮食西化影响胃肠疾病诊断工具的进步,或是对疾病有了较多了解有关

王博医师表示,发炎性肠道疾病常从年轻时期就开始如影随形跟着病人一辈子,发作时除了恼人的腹痛、血便外,更会让人狂跑厕所。若未及早诊断、控制,除了生活大受影响外,长期累积下来的肠道伤害更会造成不可逆的并发症。

但是发炎性肠道疾病刚发病时,很容易跟一般急性肠道感染、机能性肠胃障碍大肠癌等混淆,通常需要做鉴别诊断。诊断的原则以临床表现、配合内视镜检查,及切片病理化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为依据。

王博医师指出,过去针对小肠发炎的病灶必须手术切片,现在可利用影像学检查,搭配胶囊内视镜或小肠镜,做直接或间接的病灶观察。以成大医院为例,在肠胃科、小儿肠胃科及影像医学部医师评估后,可执行腹部电脑断层肠道摄影及核振造影肠道摄影等影像学检查,透过影像的判读,有助于对疾病及并发症诊断,包括:疾病位置与影响范围、疾病严重度、疾病状况监测、所产生后遗症,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提供最佳的医疗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