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副总裁安筱鹏:中国没有百模大战,也没有十模大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目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业内有观点认为,公共云将是大模型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现阶段,中国公共云的渗透率并不高,算力资源也比较分散,能否扭转这一局面,或将直接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4月26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

他向记者表示,全球的云计算发展,尤其是公共云的发展态势是不均衡的。比如中国的服务器数量和美国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美国65%的算力都是以公共云的方式提供,而中国只有约28%。

其打比方说,公共云像是时速可达350公里的高铁,让算力的利用效率可以达到40%,而私有云的利用效率只有5%,这里存在巨大的差异。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很有钱,不在乎成本,也不在乎效率。但在安筱鹏看来,从企业个体的角度可以这样考虑,可公共云不仅仅是对单一企业资源效率的优化,而是构建了一个创新的基础设施。

“公共云是大江大海,在这个创新基础设施上,可以孵化出一批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比如鲸鱼、鲨鱼,但如果公共云市场很小,这个市场里可能就只有一些小鱼、小虾”。安筱鹏对记者比喻道。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GPU资源的紧缺导致算力资源也变得紧缺。安筱鹏表示,这个时候更需要把GPU算力的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而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用公共云的服务。

对于中国的公共云渗透率为何偏低,安筱鹏认为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大家的认知没有达成共识,包括一些管理、财务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地方的财务制度,只接受买硬件,要买软件和服务时,就不允许”。

此外,还有一些人觉得公共云不安全,但实际上,公共云和私有云的安全性是一样的。“整体来说,中国企业对公共云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不仅比美国低,甚至比欧洲还低”。安筱鹏说道。

另外谈及大模型的发展,安筱鹏直言,“中国没有百模大战,甚至没有十模大战”。他表示,“百模大战应该像是一场田径比赛,有人比百米赛跑,有人扔标枪,有人比跳高。他们在不同的赛道上,但都可以叫田径。更关键的是,扔标枪的不存在和跑百米的竞赛,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根本没有百模大战”。

在其看来,现在美国只有三五个基础大模型,中国未来的格局也会跟美国一样,不会有那么多基础大模型。“这是因为大模型需要持续的投资,要有万卡甚至十万卡的能力,另外也需要商业回报。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所以中国在基础模型上的竞争,一定是非常有限的,最多只有几个企业能够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