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今年小麦赤霉病呈大流行态势 已累计投入防控资金7.49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4月7日电(记者汪瑞华)4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专家会商分析,今年全省小麦赤霉病仍将呈现大流行。

小麦赤霉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安徽是赤霉病易发、频发、重发区域,严重影响小麦生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鑫介绍,尤其近期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满足大发生的菌源基数。

3月下旬以来,安徽省小麦产区普遍有明显降水,田间湿度偏大,墒情过多,田间环境适宜赤霉病菌扩展侵染。据田间调查结果,稻桩枝带菌率0.8%-5.7%;玉米桩枝带菌率0.2%-3.5%,满足0.1%的大流行菌源条件。

经会商研判,预计今年沿淮及淮河以南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为高风险,满足赤霉病偏重发生或大发生所需的气象条件;淮北地区为中风险,满足赤霉病中等发生所需的气象条件。

针对今年全省小麦不同种植区赤霉病发生态势,安徽省将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的原则,落实“两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在抓实前期各项促弱转壮措施和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基础上,推广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同时,重点抓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努力实现小麦赤霉病防治全覆盖,小麦病粒率控制在2%以下的防控目标,确保小麦产量、品质稳中有升,“虫口夺粮”保丰收。

在资金保障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安徽省小麦“一喷三防” 资金1.9512亿元,安徽省财政安排2亿元农作物重点病虫害防控资金,已分别于去年12月、今年2月下拨到市、县、区。

截至3月底,小麦产区市、县共投入赤霉病防控财政3.64亿元,全省累计投入资金共7.49亿元。

同时,安徽省积极落实施肥播种机46万台套、植保机械近50万台、植保无人机2万架。并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整县、整乡、整村,整建制统防统治和代防代治,确保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