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争议大 邱泰源:善用安宁缓和

卫福部长 邱泰源。(杜宜谙摄)

知名作家琼瑶留下遗言「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这些话再度引发安乐死议题的讨论。卫福部长邱泰源5日表示,在讨论安乐死之前,可先思考安宁缓和医疗,「安宁缓和做得好,安乐死并不是不存在」,台湾拥有亚洲第一的安宁缓和医疗实力,足让病人追求生死两相安,但安乐死并非自然死亡过程,争议较多,暂时不考虑。

邱泰源昨日在立法院受访表示,要求安乐死的病人,大多是因太过痛苦而想结束生命,例如癌症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想活,安宁缓和的专业治疗若做得好,90%以上的疼痛可以解除,各种症状也能缓解。

他说,国际间在讨论安乐死,一定先检讨这个国家的安宁缓和医疗够不够专业?若做得很好,安乐死议题不是不存在,而是会以个案来讨论。

他强调,安宁缓和医疗的精神,就是追求有品质的自然死亡过程,台湾的安宁缓和医疗水准在亚洲排第一、世界排第三,应该善用这项实力,致力于让重病病人到末期时,能没有疼痛地离开,肯定生命价值。

琼瑶离世后,生前遗书被广泛报导、转传。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昨发出声明,呼吁社会大众,正视长者自杀议题,并提醒媒体,报导时应避免详细描述自杀方式、遗书内容等细节,以免造成模仿效应。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理事长吕淑贞指出,琼瑶的离世令许多书迷回想起青春梦幻过往,再加上安乐死议题,不同的元素凑在一起,把自杀美化成浪漫的事,很担心引发模仿效应。

吕淑贞认为,一个月内是观察关键期,尤其年节将近,许多人会因佳节感到特别孤单,思乡又思人,恐怕会一起发酵,一定要密切关心周围有高风险者。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指出,在台湾,65岁以上长者的自杀率,是各年龄层之冠,国内将迈入高龄化社会,更是重要议题。高龄者自杀的原因多重,长者若是突然出现情绪低落、沮丧、焦虑、易怒;失去兴趣、活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谈论死亡、想结束生命;赠送珍贵物品、交代后事;与先前低落情绪形成反差等6大警讯,应主动关怀长者,主动介入,避免憾事。(珍惜生命 安心专线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