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變老 身心障朋友還要奮戰多久?

每个健康的人都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成为「身心障碍者」。

根据卫福部统计,2021年第一季,台湾领有身心障碍者手册人数近120万人,平均每20人就有1名。造成身心障碍的原因,「后天」比率大于「先天」,以「后天疾病或老年退化」占58.8%最多,除了智能障碍、自闭症和少数罕见疾病,其他障碍都发生在成年之后,年龄的平均中位数是40岁。这120万人中,45岁以上者占75%。

彭玉燕(左)为了儿子吉尔,在龙潭盖了「肯纳社福园区」。图/彭玉燕提供、柯晓东摄影

人人都是身心障碍者候选人

另一组数据是,当长寿高龄成为必然,我们延长的是「不健康余命」(见表),很多人可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哩路失能失智,成为身心障碍者。我们的社会怎么照顾这群人?某个程度也说明社会要如何回应我们充满各种可能的老后。

现任监察委员,也是国家人权委员会委员的纪惠容强调,在各国际公约里,居住权都是基本人权,无论身分为何、人数比例多寡,都应受到保障。目前国内对身心障碍者老后居住的想像单一,除了「个人责任」(自家照顾)或是「社会福利」(机构养护)外,应该开创更多形式,例如强化合作式住宅,让政府、民间的资源可以协力,共同协商、创造更多关于「住」的可能。

发挥社区力量 努力同村共养

监察委员王幼玲身为自闭青年的家长,也曾任身心障碍联盟秘书长,参访过许多国家对身心障碍者「去机构化」的做法,「我不赞成24小时都同一个空间,比较好的形式是,白天进到社区工作、活动,傍晚回到『社区家园』共住,但是配以足够的人力照顾,类家人模式。功能不佳者,允许个人助理进去协助生活起居。」心路基金会实践已久的「社区家园」就是这样的模式——智能障碍者同住公寓,白天各自去作业所或庇护工场工作,傍晚回到家园有人照顾生活起居。王幼玲认为,要让身心障碍者也能有选择地在社区里生活,除了政策的完善和配套外,还必须努力找回「同村共养」的社区力量,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在社区生活。

卓碧金(左)的女儿也是脑麻儿,深知脑麻儿和照顾者是相互陪伴的共生关系。图/脑性麻痹协会提供

渴望理想老后 他们也有梦想

为何身心障碍者也能正常居住在社区这么重要?「我想问,为何不重要呢?他们就和你我一样是人,有梦想、有想要做的事…,但他们都老了。」社工杨淑龄服务对象是思觉失调患者,她会在服务对象病情稳定后和他们讨论「理想老后」,有人期待回乡与家人同住、有人规画和朋友一起租屋共老并开始存钱。如同多数人,他们对于未来有担心也有期待、愿意为理想的生活努力,渴望生命能自主。

让身心障碍者的老后居住有更多的选择,不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心障碍候选人,更因为这本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

不健康余命 资料来源/行政院主计总处

【系列专题】寻找最好的可能 「和他一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