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非友好的接力棒传下去

毛里求斯青年医生苏玛(右二)与非洲青年代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自拍。  本报记者 薛 丹摄

在江西直升机科技馆,非洲青年代表认真了解中国民用直升机应用现状。  本报记者 敬 宜摄

非洲青年代表走进江西南昌VR产业园,体验VR技术。  本报记者 敬 宜摄

津巴布韦青年米莱在体验瓷乐演奏。  本报记者 陈尚文

布隆迪记者文森特(右二)在江西易家柑橘基地采访。  本报记者 薛 丹摄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非友好事业的未来。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北京、江西两地举行。中非青年相聚在一起,交流共同抗击疫情经历、分享脱贫攻坚经验、体验创新技术应用……中非青年加强交流交往,增进对彼此国情和文化的了解,夯实中非友好合作的根基。中非友好的接力棒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

毛里求斯青年代表苏玛――

“遇到困难,选择站在一起共同面对”

本报记者 陈尚文

毛里求斯青年外科医生苏玛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2年。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和同为医生的丈夫豪孟德留在中国,在浙江温州南高速出口防控检查点做起了志愿者,每天为往来人员测量体温核验身份信息。苏玛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与中国朋友一起战斗,共同抗疫,这段经历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苏玛儿时常听父母讲他们在中国做生意的故事,让她对这个遥远的国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多年后,苏玛来到中国,学医、工作、恋爱、结婚。在这里,她做出了一生中很多重要的选择。

温州的疫情防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当得知他们所在的温州和平国际医院正在招募防疫志愿者时,苏玛与豪孟德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在苏玛看来,在疫情的危急时刻,冲向一线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同时,她也回想起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从刚来中国时不会中文,遇到各种问题,到之后申请奖学金、办理签证,老师、朋友、邻居甚至是陌生人,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份感情也促使我一定要到抗击疫情的前线去,哪怕只是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冬末春初的早晨,即使身着防护服,依然感到湿冷的寒意。“您从哪里来?”“最近去过哪里?”“到温州做什么?”“身份证麻烦出示一下。” 在高速出口检查点,苏玛和豪孟德这对外国夫妇,说起中文来没有一点“违和感”,他们手持温度计仔细测量体温、核实信息。他们和中方防疫人员一起轮流执勤,每天要接触几千名司机等外来人员,常常一站就四五个小时。但苏玛感到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在武汉,那么多医生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前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作战,那才是真正的辛苦!”

苏玛回忆道,3月中下旬,当温州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之时,毛里求斯出现了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面对疫情,毛里求斯能够从中国的经验中获得什么启发?“当时,很多毛里求斯人对新冠病毒存在未知的恐惧,我想,如果能够与他们分享我在中国抗疫一线学到的知识,也许能减轻这种忧虑。”她开始制作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解答网友提问,讲述勤洗手、佩戴口罩、正确消毒方法的重要性等。苏玛还获得了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的机会。“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帮助很多毛里求斯人有效应对疫情,也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中国抗疫的有效举措。”

为帮助毛里求斯缓解防疫物资匮乏难题,苏玛向中国朋友发出求助信息后,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当地政府、医院、企业的行动支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说,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非洲与中国,遇到困难,选择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苏玛感慨,这样的情谊至今令她动容。

苏玛说,非洲发生疫情后,中国火速驰援,多批次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举办专家视频会议,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患难时期,这样的务实举措,不断增进着非中友好。”未来,苏玛想用自己所学为非中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继续做非中友好的使者。

津巴布韦青年代表米莱――

“让非中友好合作更加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敬 宜

“登上滕王阁,微风拂面;远眺八一大桥,南昌水都之美让我流连忘返……”近日,参加了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后,津巴布韦青年代表米莱写下江西之行的感受。

米莱是浙江科技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读高中时,米莱经常看到中国工程师们帮助津巴布韦修路、打井的新闻,对中国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高中毕业后,他决定去中国留学,亲眼看看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家。

在中国3年多的时间里,米莱参与了多个志愿服务群体:2017年,刚到中国不久,加入浙江科技学院的公益组织“雷锋连”;2018年,加入杭州市上城区公民警校国际驿站,在重要节假日到西湖边协助警方维持秩序;如今,为了帮助更多在华留学生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米莱发起成立了国际志愿者服务平台“留下带路”。平台定期组织活动,号召近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参加到交通引导、英语教学、春运服务、环保行动、禁毒活动中来。

西湖边、马路旁、火车站……杭州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米莱志愿服务的身影。米莱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普通中国人传递的一份正能量。给米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杭州一所社区教阿姨们学英语的经历。阿姨们学习热情很高,一抓住机会就练习英语口语。米莱后来才了解到,2022年杭州将举办亚运会,阿姨们希望学好英语,在亚运会期间做好志愿者,展现杭州的良好形象。“阿姨们的学习热情和她们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奉献的精神让我大为感动。我认识到,中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与中国人勤劳向上的精神有着很大关系。”

一次次实践活动让米莱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也增加了对中国的认识。米莱说,很荣幸能作为非洲青年代表参加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在北京、江西两地,中非青年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回忆。在瓷都江西景德镇,精美的瓷器、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让米莱沉醉其中:“津巴布韦也生产陶器,深受非洲人民喜爱,但产业化并未形成规模。非洲可以学习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经验,使具有非洲特色的陶文化发扬光大。”

今年7月,米莱曾在暑期学子下乡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一同走访浙江省建德市双泉村,了解该村的“莲经济”。在此次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中,中非青年来到江西省永修县易家河村柑橘基地,体验该村特色采摘农业,了解以采摘带动旅游、助力脱贫的经济发展模式。米莱说,易家河柑橘带给自己的感受,不仅是它的清甜,而且是一份产业如何让整个村子走上致富的道路。“因地制宜,发挥特色。”米莱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参观易家河村柑橘基地,让更多非洲青年明白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即将大学毕业的米莱正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攻读硕士研究生。“中国对我而言是一片可亲可爱的土地。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传播非中友好交往的故事,让非中友好合作更加深入人心。”

布隆迪青年代表文森特――

“讲好非中友谊故事”

本报记者 薛 丹

“今年适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为推动非中合作可持续发展,非中双方高度重视发挥青年的重要作用……”11月6日,布隆迪《新生报》刊发了一篇名为《中非青年大联欢:非洲青年们欢聚的盛会、学习的课堂》的文章,讲述了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对加强中非青年交流、弘扬传统友谊、推动非洲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的作者,是参加第五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的布隆迪青年代表文森特・姆博尼汉库耶。

2018年3月,文森特曾来华参加为期10个月的中国国际新闻交流项目活动,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去年9月,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留学生和布隆迪《新生报》的驻华记者,他再次来到中国。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参观,我都常常想起我的家乡。”作为记者,文森特手中随时带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一路走,一路记,一路思考。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易家河村的柑橘基地,文森特仔细询问:“亩产多少?”“果树是用什么种苗培育的?”“吃起来这么甜,有什么秘诀吗?”……

“即使在同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方法不同,收成也完全不同。先进的技术、完整的生产线、通过采摘带动旅游业发展等,这些减贫方式非常值得学习。”文森特说,像易家河这样的脱贫经验是极其生动的,“我要通过报道把这样的脱贫经验介绍到布隆迪”。

“70多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还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文森特说,对于很多像布隆迪一样的非洲国家而言,脱贫致富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减贫成就,增添了非洲国家战胜贫困的信心。

文森特分享了他两个月前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考察的经历。“沿着蜿蜒的公路,翻过一座座大山,这趟考察又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文森特说,麻栗坡县的地形地貌和布隆迪不少地方很相似。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们“靠山吃山”,增收方式多种多样:草果种植、核桃种植、林下养鸡等特色农业模式,野生石斛基地、茶叶扶贫车间等产业发展模式,“这让我深受启发”。

2018年以来,文森特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和布隆迪合作的文章。“除了关注减贫话题,我还在写一篇关于布隆迪媒体如何报道布中合作的研究报告。这将有助于促进非中合作,特别是布中合作。”文森特说。

“非洲青年应该同他们的中国伙伴加强合作。唯有如此,非洲国家才能改善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非洲青年才能走出失业困境,真正担负起非洲发展复兴的重任。”在《新生报》发表的文章里,文森特讲述了自己对非中青年交流重要性的理解。“讲好非中友谊故事,让更多非洲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森特希望能够为增进非中友谊与合作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