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垃圾论 分裂社会
(图/美联社)
在美国2024年大选进入最后阶段时,现任总统拜登无心的「垃圾」言论成为竞选场上的新骚动。拜登在捍卫波多黎各民众时,不小心将川普的支持者与「垃圾」相提并论,尽管白宫事后澄清他是指川普集会中的仇恨言论,但伤害已经造成。这一事件不仅分散了对副总统贺锦丽的注意力,更为川普阵营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素材,激起了其支持者的愤怒。
川普迅速抓住机会,骑上装饰着竞选标语的垃圾车进行反击,并将此事件转为对其支持者的激励,巧妙地扭转了原本不利的局势。这种操作引发了支持者们的共鸣,甚至成了筹款的工具。这一切都显示出川普的策略:透过挑衅对手、引发情绪,从而重新塑造舆论风向。
拜登的言论不禁让人想起2016年希拉蕊‧柯林顿「可悲的一篮子人」的比喻。当时希拉蕊将部分川普支持者称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仇外等」的象征性人物,这一说法成为了川普阵营反击的有力工具,也成为其支持者引以为荣的象征。如今拜登的「垃圾」说法恐将产生类似的效果,使川普再度获利。
这次事件的意义远不仅于选战表面,它反映出当前美国社会深层次的分裂,两党候选人利用煽动性的言辞彼此攻击,试图激化选民的对立情绪。川普透过不断的嘲讽、侮辱和激烈言辞,将反对者塑造成「内部敌人」,并煽动支持者以一种「我们对他们」的姿态迎接政治对手。
但仅靠互相攻讦无法解决美国目前的社会问题,正如前总统柯林顿和欧巴马所建议,民主党应寻求与不同声音的选民建立对话和理解的桥梁,而非让选战演变成纯粹的「羞辱比赛」。每一次的挑衅性言论只会让普通选民漠视政客,导致投票率降低,进一步削弱民主机制的基础。
贺锦丽在面对这一事件时表现出相对的冷静,重申了她「全美总统」的主张,表达会代表所有美国人的利益,不论其政治立场。她选择不去追随川普的挑衅,并试图以团结的讯息赢得选民,但这样的策略能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从选战的角度来看,拜登此次的「垃圾」言论看似轻微,却引发了多方面的涟漪效应。拜登作为现任总统,本应在竞选中提供稳定的领导形象,避免语言失误,特别是在极度紧张的选战收尾时刻。对民主党而言,这样的失误可能削弱中间选民的支持,尤其在这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刻。
拜登的「垃圾」事件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两党应该从激烈对立走向彼此理解,以化解持续升温的社会裂痕,重建美国政治的包容性。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选战中的暴力言行,更能使美国走向一个更健康的政治环境,让选民的焦虑得到真正的缓解,可以避免未来更多的「垃圾」事件。(作者为台北商业大学前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