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太天真?美国拚晶片本土制造 揭难堪真相:离不开台积电
美国力推《晶片法案》显示美国对于半导体环节的重视。(示意图/shutterstock)
美国总统拜登力推《晶片法》,祭出530亿美元(约新台币1.7兆元)的补贴,对重振半导体在地制造寄予厚望,但根据英国期刊《经济学人》分析,即使拜登让晶片制造重回美国,但美国仍将持续向台湾采购先进晶片,仍高度依赖台积电。
报导指出,自2020年《晶片法》首次提出后,全球晶片制造巨头已宣布在美国投资价值逾2000亿美元,如果这些计划全部落实,2025年美国生产的先进晶片将占全球产量18%。
在《晶片法》届满1周年,相关经费准备提拨之际,美国朝野视这些投资为重大胜利,包括台积电计划投资4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盖两座晶圆厂,三星在德州投资170亿美元,英特尔也将在亚利桑那与俄亥俄州投资400亿美元兴建4座晶圆厂。
但报导认为,任何的胜利论都可能为时过早,因为与亚洲相比,美国建厂速度缓慢、营运成本高昂、规模也比亚洲晶圆厂小。根据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估计,在台湾与大陆设厂约650天,但在美国兴建时间平均达900天,因为须面临一连串联邦、州与地方政府的规范。
此外,在美国的建造成本可能比亚洲高出40%,虽然一些额外的费用可透过《晶片法》的补贴支付,但仍有年度营运费用需要支付,而且美国的营运费用比亚洲高30%,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劳工的薪水较高。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多次警告,在美国制造晶片代价更高昂。报导分析,台积电负担得起这些支出,因为其多数晶片并非在美国而是在台湾生产。
因此,即使所有投资计划实现,美国生产的先进晶片也仅能满足当地3分之1的需求。报导预期,苹果等美国企业未来仍将持续向台湾采购高端晶片,新兴AI产业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