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喝鮮奶 環境重傷害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约八十亿个纸容器。近年来部分连锁速食店及超商陆续引进「循环杯」,减少一次性饮料杯带来的垃圾。业者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杯子给消费者盛装饮品,用完后再归还至特定回收点,永续发展减塑行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并提升业者环保形象。然而农业部与教育部一一三学年起携手上路的「班班喝鲜奶」政策却背道而驰。

台湾公立小学暨幼儿园学童约二八○万人,每周至少二盒鲜奶,一年所产生的鲜奶纸容器垃圾将近二点五亿盒,加上许多县市早有类似政策持续进行,恐将联手导致全国再多百分之五以上纸容器垃圾量。班班喝鲜奶无疑是环境教育法施行十三年以来,最赤裸裸的不环保教育。一直以来,纸容器的回收补贴费率,远高于制造征收费率,未来数以亿计的纸容器补贴差价恐将全民埋单。

环境教育向来推崇生物多样性,突如其来的班班喝鲜奶,巨幅压缩原本仰赖的学生市场,势必重创羊奶产业。根据政府电子采购网资料,本次鲜乳得标厂商与保久乳得标厂商几乎均为大乳厂,其中不乏曾有多年食安疑虑的食品大厂得标,亦更加排挤台湾小型酪农生存空间。

再者,私立小学与幼儿园学童不在补助范围,国内私幼学童超过四十万,公幼学童不足十五万;农业部一再澄清不是为了抢救产业,而是为帮助学童补钙,难道四十多万的私幼小孩不需要补充?荒腔走板的政策缺乏多样性考量,遑论孩童缺乏的营养素只有钙吗?

此外,鲜乳离开冷藏后,须在半小时内饮用完毕,大量鲜乳运送抵校再发送各班,难免耽搁时间,势必要求全校学童及时喝完。孩子或许刚吃饱早餐,活像是全国小学和幼儿园一起上演填鸭式教育,再到洗手台排队轮流耗水清洗纸容器。若是顾及乳品保鲜、请假学童权益与提供多元饮用时段,是否要进一步推动「班班有冰箱」来为荒谬政策解套?

报载农业部难敌多方民怨,研议后续发放「鲜乳券」。建请农业部不仅应悬崖勒马,更必须肩负组织改造后成立林业及自然保育署之重责大任,切莫再大量印制纸本票券并劳师动众由学校转发,节能减碳不成反而「生灵涂炭」。

自新冠疫情以来,政府发行各类消费型态的数位票券已驾轻就熟,除了研议与连锁超市及超商的APP合作鲜乳券的可行性,更应思考将预算惠及全国各地提供牛、羊奶的休闲农场,提供孩子与父母亲携老扶幼到农场饮用鲜乳的「数位鲜乳券」,并鼓励业者及消费者使用循环杯喝鲜奶,不但能振兴国旅,更能有效营造家庭旅游的幸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