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场越盖越大 位子越来越少

图为2009年启用的新洋基球场。(本报资料照片)

老派球迷的逆袭(时报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翻爆)

二○一六年二月,纽约洋基队成立了「洋基票务交易所」网站,让球迷可以在二手市场上买卖门票。洋基队声称,这是为了「打击诈骗与伪造票券的歹徒」,但这种自欺欺人的说词骗不了任何人。球团其实是想要逼退全球最大的二手票券交易网站StubHub,以垄断洋基队门票的二手市场。球队成立这个网站是为了牟利,除了一般贩卖门票的管道,连自家的二手票也要赚。而球团此举的心态也隐含着阶级主义。

「洋基票务交易所」网站上线的隔天,球团的真正意图就很明显了。球队的营运长特罗斯特(Lonn Trost)公开表示,掌握二手交易市场后,高级座位区的票价就不会跌,以免富有的季票持有人得跟大众混合坐在一起看球。特罗斯特接受《新闻日报》(Newsday)访问时表示:

一般球迷可在StubHub用较低的价格买到门票,但市场价格压得太低的话,反而会对某些精英球迷造成困扰,因为他们付了很多钱购买昂贵、位置好的门票。我们不反对球迷转售门票,但有些球迷花了很多钱才能坐在高级座位区,但另一些球迷靠着捡便宜就能享受一样的待遇。这两种人相邻而坐时,前者一定会很沮丧……说白一点,买到便宜二手票的球迷,以前应该从未坐过高级区。看到那些人,我们的死忠球迷一定会很不是滋味。

显而易见,特罗斯特担心富有的球迷会因为和普通人坐在一起而「沮丧」。他就像公司股东一样,担心自己的股份会被稀释掉,所以担心有太多人找到管道,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高价区的票。接下来几天,有谣言传出,不光特罗斯特担忧此事,豪华包厢中的富豪们也跟球团抱怨,他们真的不喜欢跟市井草民们太靠近。的确,他们付钱购买的不仅仅是较佳的观赛位置,更重要的是与一般球迷区隔开来的特权。

这不是单纯的社会区隔,现代化体育场都刻意做了这种安排。二○○九年启用的新洋基球场设有许多昂贵的座位区,甚至还有一个超级昂贵的「传奇特区」(Legends Suite)。它与其他座位区完全不相连,但不是独立的豪华包厢,而是在本垒后方其左右两侧的露天座位区,票价最贵为两千六百美元(视场次与位置),平均售价则超过五百美元。传奇特区和其他座位区的水泥屏障被形容为「护城河」,一般球迷不得进入。球赛开打前,球员们会在场边的休息区旁热身、传接球以及练习打击,而球迷们会站在看台后面的栏杆向球员索取签名。在新洋基球场里,这个区域只开放给传奇特区的门票持有者。

新洋基球场的独家规划不只有传奇特区。另外还有「冠军」座位区,虽然这区观众不能穿过传奇护城河,但走过配有金属探测器的入口后,就会进到有如饭店大厅的私人接待区。除此之外,新洋基球场还有七十八个「天空包厢」(skybox),而旧的洋基球场仅有十九个。在这些高档座位区的内部,还有许多休息室和餐厅。这些设施都非常舒适,让有钱的球迷们可以享用美食(除了热狗和汉堡,还有生猛海鲜、纽约高级餐厅的佳肴以及各式免费饮品),并坐在舒适的扶手椅上观看大萤幕上的球赛。这些VIP区中最高档的是哈曼酒吧(Harman Lounge),这是为传奇特区前排球迷预留的独立休憩空间。

洋基球场代表了极端奢华的看球文化,它不是独一无二的。现代的体育场馆有许多迎合有钱人的设施,共同点就是「专属性」,包括可以进入的区域以及身分限制。这在棒球界尤其明显,过去这二十年来,球票越来越昂贵、越来越难买,主要是因为现代球场的座位变少了。

从一九九二年巴尔的摩的金莺球场(Oriole Park)开幕起算,直到二○二○年德州游骑兵的环球人寿球场(Globe Life Field)启用,棒球界兴起了前所未见的盖球场热潮。

在这段时间里,政府与民营企业联手为现有的MLB球队建造了二十一座新球场,为扩编球队建造了两座新的球场、改建两座旧球场。亚特兰大勇士队和德州游骑兵队都搬到了新球场。这两个场馆的建筑美学非常闻名,而且观众席的视野比起旧的多功能体育场更佳。整体上来说,它们的设计各有特色,复古与华丽的元素兼具,但座位的数量明显少了很多。此外,克里夫兰的进步球场(Progressive Field)、亚利桑那的大通体育场(Chase Field)和堪萨斯的考夫曼体育场(Kauffman Stadium)也减少了座位的数量。讽刺的是,MLB从二十六支球队扩编到三十支,每队每年要进行一百六十二场赛事,但座位数量却比三十年前少了数百万张。

同时间,票价却大幅上涨。就一般的经济学定律来看,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降低,但这在职棒界不适用。自从盖球场的热潮开始以来,入场观赛的人数反而显著增加。有些专家认为,球迷没有被高价位的门票吓跑,是因为想去新球场朝圣、体会新鲜感。但多年下来,球迷人数没有衰退,显然棒球票已成为了「范伯伦财」(Veblen goods,又称「炫耀财」)。经济学家范伯伦(Thorstein Veblen)创造了「炫耀性消费」一词来描述「需求随价格上涨而增加」的现象,因为这些商品有专属性,能用来象征身分地位。(三之一;摘自《老派球迷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