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林草提升碳汇能力
近日,自然资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据测算,目前我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专家预测,2060年我国难以避免的碳排放约有2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林草碳汇能吸收一半以上碳排放。可以说,林草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要进一步加强林草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各地积极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林草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内蒙古为例,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拥有森林面积3.57亿亩,居全国第一;草地面积8.15亿亩,居全国第二。自2023年以来,内蒙古累计实现碳汇交易量103万吨,交易额达3231.5万元。目前,内蒙古正在重点推进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造林碳汇项目13个、面积124万亩,预估首期签发碳汇量达80万吨。
从各地实践来看,发展林业碳汇是增加碳汇总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森林增汇工程,有望大幅度提升森林碳密度、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不过,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省区及经营单位围绕森林碳汇提升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方案和可持续经营方案。也要加大高固碳的林木新种质研究培育,通过种植高固碳林木提升增汇能力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现有森林、草原、湿地的保护工作,减少碳库损失。要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修复,科学开展荒漠化、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增强林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此外,要全面夯实林长制,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守护好绿水青山。针对火灾这一巨大威胁,要加强风险防控管理,坚持群防群治,减少因灾导致的碳排放。
要大力发展碳汇交易。目前,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的全国碳交易体系基本定型,这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通过一系列碳汇交易的制度创新,让企业和个人获得激励,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推动个人低碳生活方式养成,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