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也會抄網路?老牌媒體的網路報導大冒險

图/路透社

「妈,我上电视了!」是句国内网路论坛批踢踢的流行用语。网路论坛里的热门讨论页面,往往在隔日便成为主流新闻媒体的素材。从「妈,我上电视了」、「妈,我在这里」到「记者真好当」,这些网友流行用语,道出网路使用者对于记者挪用网路素材的敌意与不安。

记者使用网友产制的资讯(包括拍摄的影片、私人的经验谈等),究竟为什么令人有伦理上的不安?我们真的应该对它感到不安吗?新闻媒体使用网路素材,在国内时常被抨击并非为追求公共利益,而仅仅是为了收视和点阅率,和为了降低新闻生产的成本。果真是如此吗?若此为真,那么新闻媒体应该完全放弃使用网路素材,才符合伦理吗?

这一系列的争论不只发生在台湾,也发生在老牌英国媒体BBC。

在网际网路初初发展成熟的两千年代初期,BBC这个老牌的新闻媒体内部,对于使用网路素材抱持很大的敌意。「我们怎么能查证它的真伪呢?」、「都用网友的照片,以后就不要雇用记者好啦?」、「也许整个新闻产业都不需要存在了?」

在当时,BBC对网路素材的使用意见分歧。敌意派质疑,在使用网路素材时,由于网路资讯的匿名性,很难操作传统的新闻产制常规(如:公正性、确证真伪、平衡报导)和其他新闻伦理准则(如:确认当事人意愿与隐私保护)。而科技派(通常是那些年轻的网路原生世代)则认为,网路资讯是时代的趋势,新闻媒体不能逃避,反而应该拥抱它;大胆地采用网路素材,才能跟上观众的脚步。

图/美联社

▎网路取材的正当性基础:公共利益

这个争议没有持续太久。许多新闻事件发展趋势——特别是突发的灾难事件,使敌意派渐渐同意,在当代,新闻媒体必须在网路上取材。

BBC内部第一次对网路取材发展出相当的共识,是在2005年伦敦的地铁爆炸案。案发当下,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取得爆炸的现场画面;但当时手机拍照功能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让现场目击者取得了新闻记者无法取得的即时画面。

原本政府仅推测是单纯的电力故障,直到看了网友照片才能进一步判断,这是一起蓄意的人为攻击行动。这些由「素人」拍摄的现场画面,最后上了当时BBC最重要的新闻时段。

从2004年的南亚海啸、2005年的伦敦大爆炸、2007年的缅甸革命,到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不光是BBC,各国许多老牌新闻媒体都渐渐体验到,在这类的新闻事件中,使用网友产制的报导素材,不只是为了压低资讯取得的人力成本(即,不只是关于小气的媒体老板与懒惰的记者),而更是为了追求公共利益,这是因为网路取材有许多不可替代的重要特性:第一,现场观众有时知道的比记者多;第二,这些观众可以帮助记者更快的得到资讯;第三,这些观众可以帮助记者得到更正确的资讯。

BBC内部第一次对网路取材发展出相当的共识,是在2005年伦敦的7月7日爆炸案。 图/美联社

▎数位查证大作战:对付网路匿名性

为了更严谨地使用网路素材,2005年,BBC催生了「网路素材中心」(User-Generated Content Hub, UGC Hub)。

初期这个中心仅作为收发窗口,被动地接收观众寄送来的数位资料。但它随后逐渐发展为主动在网路上搜寻素材,也就是网友说的「记者上网找新闻」。在上网找新闻时,BBC网路素材中心也建立起查证与平衡报导线上素材的操作准则,试着处理网路取材为人诟病的匿名性与真实性等问题。

在这些网路资料的查证过程中,网路素材中心打过几场成功的战役。

近期的「叙利亚男孩影片事件」,就是BBC线上查证的代表作。2014年底,全球网路疯传一部影片,是关于一个叙利亚小男孩把一位小女孩从枪下救下。各国媒体马上报导了这个影片,谴责叙利亚将儿童暴露于战争暴力之下。然而BBC网路素材中心透过常规程序查证后,发现了影片中几个不合理的技术细节。

BBC网路素材中心的查证常规,包括了:与上传者、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取得联系进行访谈、翻译语言、分析声音和人物动作是否相符、拍摄模式和技巧、摄影机的类型、使用卫星摄影来确认拍摄地点的真伪、使用图片搜寻确认是否曾在其他网路位址出现过、查看当地的天气资料以确认是否于所宣称的地点和时间发生、线上搜寻资讯上传者的资讯......等。

透过这些程序,BBC回答了一个令新闻人不安的问题——「若是记者报导网路素材,这个社会还需要记者吗?观众何不直接收看网路素材就好?」

BBC试着使用查证常规来告诉观众:记者的角色,在于帮助观众快速挑选出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重要网路资讯,并区辨真实和虚假的网路素材。在叙利亚男孩影片的例子里,这些常规程序帮助BBC确认了这个影片的真正来源,真相大白:它是一个挪威导演为了唤起大众对战区儿童的重视,所拍摄的一部虚构的影片。

▎网路取材的困境与希望

然而,网路匿名性并非容易对付的对手,BBC网路素材中心也有它不堪回首的过去。2012年,媒体都收到「叙利亚发生大规模杀戮」的消息,网路也盛传一张号称是叙利亚屠杀后,大量遗体的照片「证据」。BBC网路素材中心依照查证程序,联系上这张图片在Twitter上的原始上传者,访谈之中,对方提供了身分和图片的来源,网路素材中心并按程序认证,最后刊登了图片内容。

然而,这张图片很快地被发现是造假,所谓的「叙利亚屠杀照」竟是由另一名摄影师于2003年在伊拉克所拍摄的。BBC闹了个国际知名的大笑话,舆论一片哗然,许多同情中东情势的网友,更将此事评为「西方媒体粗糙处理第三世界议题」的最佳例证。

BBC失误,误用照片来报导网路上流传的叙利亚屠杀。 图/网站截图

BBC网路素材中心所面对的困境可不只这些。借由科技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媒体不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就可以完成网路素材的查证。从卫星照片比对、气候资料与地点比对、到线上以图搜图,许多网路素材查证工作,都将仰赖科技自动完成,而新闻媒体中的网路素材小组也可能面临缩编和裁撤。这些因为资讯科技而生的新兴工作,最终竟然也由资讯科技的进步而走向终结。

未来,资讯科技将可用来查证网路新闻素材,这对于台湾的新闻产制来说可能是一大福音。许多研究指出,台湾的新闻媒体由于投注在新闻生产的成本较低,过于要求新闻产出的「速度」,因而很少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在网路素材的查证,只好直接使用未经确证的网路资料。未来若是能有成本低廉且效率高的网路素材查证科技,期待它能催生台湾新闻媒体使用网路素材的不同想像。

然而,便宜又快速的网路素材查证科技,不是台湾新闻生产的唯一药方。有研究指出,国内新闻媒体的网路取材,时常是用在人情趣味类的新闻,用以制造娱乐性高,但公共性低的内容。将公共性与网路素材也更紧密的关联起来,也许也是另一条可能的路。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