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后厂村的两面:到处高学历,月薪追赶5万,生活低于5千
后厂村,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才聚集地;一个违反生存规律的互联网工作地;一个数十万年轻人呕心沥血的财富之地。
这里一没有大型中心金融圈,二没有风景优雅的青山绿水,三没有各式各样的消费商铺,却被称作“中国互联网的心脏”。
就是这个离北京市区二十五公里以外的五环郊区,却吸引着社会各地的精英争相投奔,舍弃城区生活的享受,舍弃相对轻松合理的工作,宁愿把人生最好的十年燃烧在这里,后厂村。
《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美国人皮埃罗·斯加鲁飞曾这样描述过中关村科技园:充满了梦想改变世界的公司的地方;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新兴的硅谷挑战者。即便是近在咫尺的北京市民,也很难意识到如此伟大的科技重地就在他们眼前。
后厂村是什么地方?
互联网公司作为信息时代的龙头企业,必须有一块属于它们的工作区域。美国有硅谷,印度有班加罗尔,中国有“后厂村”。
后厂村位于北京海淀区的西北角,在二十年前是真正的村子,距北大、清华所在的五道口片区,再往西北6到9公里。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后厂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拉开建设,并成功从一个农业经济主导的地区转变为著名的高科技园区。
根据相关信息,科技园区目前聚集了能源、交通、通讯、金融、国防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了新兴科技技术应用的国内顶级水平。
在2015年,科技园迎来了企业增长的巅峰,在这年,本站从五道口搬迁而来,新浪从海淀黄庄迁来,仅仅两年企业数量就翻了一番。
目前,该园区的从业软件工程师超过8万人,拥有“十百千工程”企业28家等等,国内互联网的龙头企业,诸如滴滴、百度、腾讯、联想先后入驻。
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超过800亿元,而国内同等面积产值排名第一的城市深圳也不过9.76亿元。
高学历、高收入、高级工作
根据TGI大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精确地了解到:后厂村的男女比例和社会总体水平相当,不存在大众对电子行业性别比例失调的刻板印象的现象体现。
从年龄构成来讲,35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83%,而25-30岁的人群占比接近40%。
“后厂村村民”有72%是本科以上学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着“985”“211”的名校光环,但是在这里也只不过是大厂中最为普通的一员。
显然,后厂村科技园是高素质互联网人才的密集聚集地,这类创新城区对城市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具有支撑和推动作用,而高产值自然会有高收入。
在这里新人起步工资就是一万,然后再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去攀升更高的回报。
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挥洒在这片土地上,换来一线城市的户口、家人稳定而舒适的生活、以及在未来的智慧生活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后厂村工作的人,对这里的感情都很复杂。这里只有工作,也适合工作,甚至跳槽也很方便。
互联网四大巨头就在后厂村路的十字路口鼎足而立。在年轻人看来,这里工作机会多,人力资本流动性强,在这一家企业积累经验,转而去投奔大厂寻找更好的机会、赚更多的钱。
异于常规的糟糕交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比肩美国科技心脏的互联网重地,却有着极其不匹配的交通环境。这里的居民面对媒体的采访,说的一句话就是,“宇宙最堵之路——后厂村路”。
后厂村路是唯一一条进入园区的干道,然而,最近的地铁西北旺站和西二旗站离软件园都有几公里的距离,而后厂村里的人流数量在工作日日均约28万。
拿13号线举例:该线路2016年的日均客流量已经接近80万人次;2018年的早高峰数据显示,西二旗站每小时的出站量高达2.5万人次,回龙观至西二旗的早晚高峰满载率超过129%!
因此有这么一句玩笑:如果哪一天13号线临时停运,那一定是震惊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事件。
既然公共交通如此地拥挤,“村民”们为什么不选择就地居住呢?后厂村也不是没有住宅小区。
西北角“回天社区”是一个集聚了近90万常住人口的“亚洲最大社区”,但这里房价普遍在7万每平以上。
即便是租房,装修一般的一室一厅月租也高达5000-6000元。
因此,如果不是高级别的职工,只能退而求其次,到几公里以外稍便宜的小区居住。毕竟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收入并不能无谓地花在临时居住这部分上。
二十年前,国内经济腾飞的曙光已经显露,但那时谁都不可能想象到,中国软件信息产业能发展得这么快,引来这么多大企业和员工,所以配套建设相对滞后也是可以预见的。
软件园的配套交通路线目前只修好了50%,某企业的一条上班小道竟然还像菜地一样泥泞不堪。
考虑到如此艰难的通勤条件,对于那些追求准时上班的员工来说,就只能缩短在家的休息时间,在早高峰之前完成通勤。
庆幸的是,园区糟糕的配套设施终于引起了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园区正计划培养有助于享受创业的科技人文氛围,以解决高新科技人才工作之余的幸福生活需求。
针对交通问题,园区会新开建地下停车库,对现有不规范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设立便利店、幼儿园等便民服务项目,搭建公园、雕塑等人文景观,同时也在组织活动,增加科技宅们的交流机会,也可以解决很多青年的婚姻问题。
软件园毕竟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地带,通过环境修缮来提高年轻人们的幸福指数,将会满足这些高端人才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
受迫性的低欲望“村民”
城市里的多数员工,一般情况下其收入水平必然匹配他的消费水平。
但是在后厂村,却出现了高收入、低消费的反常现象,这其中除了“村民”计划挣钱别作他用的理由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配套生活设施的严重匮乏。
由于园区建设年份较为久远,当时的规划没有现在的产城融合理念,所以也没有规划商业、娱乐和餐饮配套,大部分的公司都被迫独立设立了生活功能区。
员工可以在公司大楼里完成用餐、健身、美容美发、购物和游戏娱乐等大多数生活项目,就和早年的大国企一样。
没有丰富的消费项目,自然就限制了消费支出,所以就有了“月入五万消费五千”这样的名谈。
一位看起来十分平凡的中年人,却在某大厂担任过重要职位;穿着廉价连衣裙或戴着便宜而精美的耳饰的小姑娘,很有可能是某公司的高管。
并不是这些拥有丰富人生履历的“后浪”不想装扮自己,而是工作和梦想的双重压力时刻影响着他们。
日平均工作时长超过14小时,回家以后也要时刻操心着项目有没有什么纰漏。
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来到这里时,完全没办法适应和舒适的校园截然不同的厂区生活状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疲惫,脸上毫无生活的气息,有的只是无尽的工作。
“码农”们在疲惫中追逐梦想
村民们虽然被称为“高薪低消费”,但这也不是说他们不善于消费。
TGI数据显示,超过80%的村民消费达到了中等水平,茶餐厅、咖啡厅和高尔夫厅是大家最喜欢消费的场所,显然这些情况已经完全满足中产阶级小资的标准了。
同时,这些年轻人也热爱旅游,常年在工作室里面对电脑的工作摧残着他们的身体,旅游是最好的缓解方式,而日韩等东部邻国是最受欢迎的周游地。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所谓“月薪五千的生活”,只是因为园区设施严重不足,消费资源匮乏,员工们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
他们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纵横捭阖,肆意发挥,对这个虚拟世界进行改造,而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发现可以做出的选择实在是不匹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后厂村人大概可以概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出身普通,通过努力学习谋求到一份高收入工作。
他们永远充满工作激情,哪怕互联网工作是如此繁琐和折磨,因为他们再也不想回到曾经的环境里甘于平庸。
另一种人则生来丰衣足食,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体验更高的阶级环境,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
即便工作和生活的巨大落差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失去健康,他们也希望能用青春和自由换来阶级跃迁,努力跟随时代的浪潮追逐不同的人生梦想。
老人们常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年轻人圈子里充满着狂妄、颓废、无知、懒惰。
然而,以后厂村科技园员工为代表的精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清晨的朝阳,生活压力的形式在不停变化,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仍在流传。
不仅是互联网,年轻人正在不断地充实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血脉,付出比先人更多的努力来建设未来。
结语
后厂村人也许是幸运的。相比大搞剥削的商业公司,这里的企业从不强迫加班,也不克扣薪水,反而还用高额补贴作为恶劣环境的补偿。
企业和员工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愿意留下来的没有怨言,不愿留下来的走得也痛快。
对于阶层跃迁日益困难的大陆,后厂村俨然成为了这群特殊的年轻人攀升的一扇门。无论是血与泪的艰辛,还是积极面对生活,后厂村无疑为年轻人们的未来树立了一座希望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