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救市一個月未見效 還要丟多少錢才救得了中國經濟?
要收购中国的过剩新房,恐怕需要投入将近10兆人民币。
【文/沈朋达;图片/Getty Images】
过去一个月,关注中国市场投资人的心情,犹如洗三温暖。
不只股市波动,最新开出的第三季GDP成长率仅年增4.6%,连续两季低于5%的年度目标。
归根究柢,北京近期端出的政策并不符合市场预期。
原先外资法人曾乐观预测,北京可能在近期投入2至3兆人民币(约9.1到13.7兆台币)的财政救经济。中国财经媒体《财新》也披露,北京将在未来3年内增发6兆人民币(约27.1兆台币)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但无论外界怎么追问,中国官方在最近两周内开的3次记者会,对救市规模却是欲言又止。
这不禁令市场担心,北京真的想救市吗?
为何迟迟不提救市的「大数字」?
至今没有出现让投资人振奋的「大数字」,这实际上是受限于中国法规。
涉及财政预算的调整,都必须先经过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往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双数月的月底召开。但前一次应在8月底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延到9月中,以目前时序来看,这场会议可能到11月才召开,而财政政策的具体规模,也要在那之后才会明朗。
事实上,财政部长蓝佛安在10月中举行的记者会上虽然不透露数字,但仍强调这次协助处理地方债的措施,将是近年「力度最大」的一场「及时雨」。
因此,更要观察的重点将是,这场「及时雨」能否下在对的地方?
根据蓝佛安当天的介绍,财政部将在近期推出「一篮子政策」,会聚焦在4个方面: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协助收购过剩新房、补充大型国有商银资本,和补助弱势群体。
和2008年不同,当年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北京拿出4兆人民币(约18兆台币)直接在各地投入「大基(础)建(设)」。
但这一次,财政部打算先把资金注入到银行。「这样的做法就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会见效。」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暨亚太地区联席研究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指出。
财政部的及时雨会有用吗?
再看财政部准备施力的另外两大重点── 化解地方债务及收购过剩新房,这正是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的两大难题。但恰恰也是这两个项目,从目前政策方向来看,中央似乎无意完全承担责任。
先看过剩新房。财政部言明要以「专项债券」等工具来解决,但这项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地方政府,而非中央。问题是,地方政府已苦于无钱可用,根本无力再举债处理来稳定房市。
若改由中央出手,要出多少钱才够?
陆媒近期披露,将推出3年6兆人民币(约27兆台币)的超长特别国债。但就算将全部数目用于收购过剩新房,也远远不够。
「至少需要近10兆人民币(约55兆台币)才能买下库存房,」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推算。
接着看地方债。目前政策的做法是「债务置换」,简而言之,是将地方隐性债务转换成低利率且长周期的地方政府债券。这也完全是地方行为,并非由中央承担。
事实上,地方债对北京而言其实不是「不可承受之重」。
据王国臣的估算,中国所有的地方政府债务加总,约占GDP的77%,远低于美国的100%、或日本的200%。换言之,只要北京愿意,就能透过发放特别国债承担所有的地方债务。
国际货币基金(IMF)8月也曾建议,中国以一次性一兆美元(约32兆台币)的中央财政来稳定房市。但北京当时拒绝,认为这形同释放「炒房的恶果,政府会持续买单」的讯号。
房市问题至少还要一年才能解决
「中国现在的做法是『以拖』,能不能等来『待变』还不晓得,」王国臣说。
范力民也预估,要实际解决过剩新房问题,至少还需要花上一年。
即便真的如财政部所说,近期会来一场力度最大的及时雨,但过去几年,中国将国安考量凌驾于经济,「政策讯号被破坏得太严重了,」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说。
不论是反应经商环境的进出口贸易,或影响消费信心的失业率,在过去一个月密集施政后,数字仍未见好转,显然不是短期刺激政策就能一蹴可几。
也因此,中国今年能否顺利达成GDP成长「保五」的年度目标,不仅要看第四季端出的实际政策是否规模足够、对症下药,也考验北京持续改善经商环境的决心。
(责任编辑:张蕙兰)
【延伸阅读】
美超微争议》会计师事务所跳船,SMCI会被下市吗?
川普、贺锦丽受惠类股一次看,这两种类股建议不要碰
最关键的摇摆州!胜负不到2万,通往白宫的路,经过这里
【更多内容请见《天下杂志》810期;订天下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