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人形机器人诸多底层问题亟待解决

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

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创立于2023年11月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正式更名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此同时,该创新中心在大会期间公布了多项成果,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1.2 MAX”和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以及“百台天工计划”——面向国内外具身智能前沿研究提供“天工”通用机器人母平台。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之所以更名,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下产业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国家层面提倡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人形机器人,属于具身智能范畴中的一部分,具身智能还包括其他形态的机器人,希望通过创新中心服务到更广泛的产学研群体,开放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转化,推动国民经济的更长远发展。

除了更名的问题,熊友军在大会现场就记者的其他提问做出了一一回应。

十年前vs现在:AI技术驱动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当下这一波机器人的热潮?

熊友军:我觉得这一轮技术的进步主要是由AI来驱动的,这毫无疑问。AI驱动体现在各方面:第一,人机交互的性能得到极大地提升。我记得十年前我们做人工智能、做机械手的那些交互,如果说我要加语音、加视觉,首先成本非常高,其次我们要做大量的研发工作,我们需要几个博士硕士带着一支团队,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些物体的识别、语音的合成、自然语言理解的工作,甚至包括导航。

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做大模型,把指令给它,很快它就可以有很好意图的理解,有做任务的规划,有比较好的行为输出等。我觉得这对人机交互、对用户的规划、对执行都有巨大的提升,在十年前这些很难去想象的。

第二,硬件方面也有极大的提升。体现在两个方向:首先是关节性能的提升是非常快的,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机器人开始去做一些非常动态的剧烈运动,实际上这离不开关节性能的提升、高的能量密度比、高的性能等的提升,实际上在十年前我觉得是很难做到的,当然这中间也有运动控制能力的提升、电机的提升,现在其实要采用更多结构设计的方式,布局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有各种各样结构设计技术的变化。

另外刚才还提到能量,十年前我们做机器人的时候,一个电池就像我们背后要背一个非常大的电池包、能源包,而且能够持续的时间很短,但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技术的推动,其实我们看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现在一个比较小的电池可以支持比较长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突破。我认为,未来5年之后这几个方向可能还是一些重大的要突破的方向。

《中国经营报》: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有哪些关键技术问题待解决?

熊友军:非常多,很难用一两句话说完,具身智能机器人现阶段仍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底层还有诸多技术亟待突破。例如运动控制技术,尽管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机器人能够“翻跟头”“跑跳”,但要真正走入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或工作场景中,还要保障它的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再就是“大脑”,通过自然语言与人交互、决策及规划能力,还不够智能。与此同时,底层的诸多技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数据集的建设。具身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再只是图片,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需要大量的操作数据。具身智能更多的是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涉及大量操作层面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稀缺的。

《中国经营报》:此次大会参展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很多,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规模应用、量产问题。你觉得人形机器人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熊友军:我觉得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涉及商业化场景选择问题,并不是说现在人形机器人不能应用,而是看什么场景。有一些刚需场景或者对人有伤害,对人不是很友好和不可达到的场景,还是有些可以用,尤其是对人有伤害的刚性需求场景。比如说抢险救灾,对于核辐射、有毒害的气体环境等都是可用的。

大家更多想技术怎么提升,怎么让人形机器人快速适应更多场景,把成本快速降下来。只有一方面通过技术提升,让人形机器人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体验感,更多人愿意用它,另一方面把成本继续往下降,让大家更能买得起,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

另外还有商业模式的探索,人形机器人是集大成者,基本涵盖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绝大部分技术领域,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可以大大推进技术成熟、技术市场化。可以采用“沿途下蛋”的方式获得商业利润,通过人形机器人产品孵化的其他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来推动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我们有些人形机器人公司已经在其他机器人产品实现了盈利,实现了很好的商业化,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模式。

未来五年的重点攻关方向

《中国经营报》:除了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之外,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中心,比如此次参展的、来自上海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这些创新中心是竞争关系吗?

熊友军:实际并没有竞争关系,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首家省级创新中心,之后上海、深圳、浙江、四川等省市也陆续建立了创新中心,大家都是“兄弟单位”,在技术布局、分工等方面会有明确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也会有协作。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有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单靠一家创新中心是不可能把产业做好的,一定是需要拉动全产业链共同来做。

《中国经营报》:你提到布局与分工,那么在未来三至五年里,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熊友军:我们会着眼于具身智能的核心的、通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比如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技术、大模型技术等,这些是当下行业发展的“痛点”,如果能够实现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推动技术快速落地、促进产业的成熟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涉及更加长远的技术点——诸如工具链、仿真平台、底层数据集等,也会做更大的投入。对于企业来说,去做底层的技术研究可能会投入巨大、周期很长、风险性高,因此由创新中心利用更多的国家资源去重点攻克,然后再向全行业开放。与此同时,机器人的操作系统,也是创新中心未来几年内要重点攻克的难点。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