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区中小学开展“春节文化实践探索之旅”系列实践课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赵长顺)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近日,北京密云区中小学利用寒假开展“春节文化实践探索之旅”系列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学习制作春节特色美食,并以艺术形式展现春节故事,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密云区大城子学校开启了“家乡民俗年味探秘”“手艺传承”“美食制作”“创意表达”四个主题实践课程。其中,“家乡民俗年味探秘”课程,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手艺传承”学习课程内容涵盖贴春联、剪窗花等传统习俗。“美食制作”主题课程学习制作春节特色美食,如饺子、年糕、汤圆等。“创意表达”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以艺术形式展现春节故事,如绘画、书法、摄影等。
“爷爷、奶奶,我们给您送春联啦,祝您‘福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平安’。”在密云区东邵渠镇西邵渠村大队书画室里,密云区东邵渠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一笔一画生年味,百福百联贺新春”新年笔会。学校特邀密云区书协书法家任学增、张卫、蔡德良、忻冠男等与学校书画社团的学生代表为西邵渠村民现场书写春联、福字。
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有130多年的轿子坊音乐演奏历史。在2025寒假期间密云区大城子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墙子路村,开展“非遗探秘”实践课程。学生们通过参观轿子坊乐班的表演现场,聆听传统乐曲,观看精湛的表演技艺,深刻感受到了这一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作者:施剑松 赵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