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六成
昨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3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首都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森林碳汇量、林木蓄积量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39万公顷
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建国初期,北京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3%,生态基底极为脆弱。延庆康庄、昌平南口,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沙河流域这五大风沙危害区沙尘肆虐,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西部、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
面对着脆弱的绿化家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陆续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农田林网、重点风沙危害区绿化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大规模防沙治沙成效明显。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面积1279.8万亩,森林覆盖率44.9%,在世界大都市中处于领先水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753.4万吨,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达920万吨;林木总蓄积量4078.54万立方米,与1980年的450.8万立方米相比,增加了3627.74万立方米。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同时,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得首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扬沙天数较大幅度降低,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60%以上,新版城市总规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态支撑。随着全市绿色生态空间大幅拓展,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2024年北京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
新时期,北京的造林治沙将提升森林质量作为“重头戏”,力求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重要跨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人工造林与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有机结合,让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逐年恢复,生长繁殖场所逐年扩大,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北京市林地绿地湿地三大生态用地已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1%,各类自然保护地79处,总面积552万亩。
在新造林地及低质低效林提升改造中,按照“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原则,增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林木良种比例,不断丰富植物种类。同时,加强生态保育小区、小微湿地建设,强化野生动物和鸟类栖息地保护。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4)》,北京市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有612种,包括鸟类519种,哺乳类63种,两栖爬行类30种,其中鸟类种群数量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工程区茂盛的植被将宝贵的水资源牢牢锁在京华大地,首都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据测算,每年可减少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54.3吨/公顷。北京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最高年发生7起,到目前最高年发生1-2起。工程区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十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
生态建设提升市民绿色获得感
北京市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各项生态建设成果,建成森林公园、郊野公园100余处,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休闲空间,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
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改变了农村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可持续发展。工程区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23年的20000余元,平均年收入增长十倍。在后期森林经营管护中,实现了8.7万人绿岗就业,带动了大批农村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增收致富,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在工程带动下,山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名特优果品生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郊区主导产业。工程区发展经济林果50万亩,果树、花卉、蜂业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实现年产值近40亿元。
北京将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
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到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继续推进各项防沙治沙工作。
本市将围绕新版城市总规确立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继续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促进现有生态斑块互联互通。坚持系统观念,以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提升首都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同时,积极发展新兴绿色产业,盘活森林资源,推动林业产业与教育、文旅、医疗、体育、农事体验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绿岗就业,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加强与沙源区、路径区的交流合作,在沙尘暴监测预警、防沙治沙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文/本报记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