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达驱逐令!《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中美陷入盲目对抗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张彦(Ian Johnson)担心西方媒体未来深入报导中国敏感话题的能力削弱,中美两国也将陷入「盲目对抗」。(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长年旅居北京的《纽时》专栏作家张彦(Ian Johnson)近日撰文表示,他于今年3月被取消记者签证,被迫离开中国。他担心西方媒体未来深入报导中国敏感话题的能力削弱,中美两国也将陷入「盲目对抗」。
《纽约时报中文网》17日刊登张彦所撰写的「在崩塌的地缘政治中,我被迫离开中国」一文。他在文中以较个人化的视角描写对于北京的难以割舍,以及对媒体成为美中政治角力牺牲品的扼腕。
他表示,盲目对抗如今已是大势所趋,但美国的贸易争端并没有使中国的行为发生改变,也没有达成能令美国生产者受益的重大交易。没有维吾尔人被放出拘禁营。香港的自由程度降低了。由于外国记者被驱逐,西方记者获得中国资讯的管道也被限制。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整理,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2月责令几家中国官媒将驻美人员从160人缩减至100人。中方则在3月中旬予以回击,收回《纽约时报》等3家美国报刊的美籍驻中国记者的工作许可,而张彦就是其中之一。
▲张彦关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聚焦在西方记者较难融入的「宗教议题」。(图/翻摄自Facebook/张彦)
张彦认为,这些驱逐是美国政策的直接结果。「实际上,它摧毁了美国的驻华记者团。」他表示,只有这些媒体机构,尤其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才拥有足够的人员和预算,对中国的敏感问题进行庞大调查报导,比如维吾尔人的待遇、高级领导人的财务状况或数位监控的加剧。
张彦指出,留下来的少数记者很难有资源去进行这样的计划,这意味着外界对中国的了解将越来越局限在日常新闻上。他也认为,对于白宫的理论家们来说,这个结果并不重要。对他们而言,如今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只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政治,但主要目标与对抗中国无关,而是把中国变成一个工具,帮助川普连任。「所以被逐出中国才让我如此痛苦。」
张彦在1984到1985年期间,以学生身份在北京生活了一年。随后1986年来台学习中文两年,接著于1994年至2001年间担任华尔街日报记者,派驻中国大陆。2001年因报导中共对法轮功学员的迫害,获得普立兹新闻奖。
不同于大多数西方记者关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张彦更聚焦在西方记者较难融入的「宗教议题」。他去年曾来台发表新书「中国的灵魂:后毛泽东时代的宗教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