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18岁以下儿少身体虐待案件 4年暴增7倍

民进党台北市议员何孟桦。(刘彦宜摄)

台北市1岁男童遭保母虐待致死,引起社会震惊。民进党台北市议员何孟桦发现,台北市18岁以下儿少保护个案受虐人数攀升,「身体虐待」类型的案件更是4年暴增7倍,要求北市府通盘检视社工福利、社工量能。社会局回应,卫福部2019年修正儿少保护案件分流的指标,造成数量微幅上升,而如何招募更多社工,需要中央地方共同思考。

男婴从去年9月由儿盟转介至刘姓保母家,12月24日遭保母虐待身亡,期间儿盟及北市府社会局都有派社工前往访视,不仅都无发现异状,更被质疑访视照片非实际访视当下所拍摄。

何孟桦发现,2019年至2022年,台北市18岁以下儿少保护个案受虐人数从829人攀升到911人,其中「身体虐待」类型的案件则是2019年有71件、2020年355件、2021年481件和2022年502件,不仅逐年攀升,短短4年更暴增7倍以上。

她说,进一步分析施虐者本身的样态时,更可以发现从施虐者的药物滥用、精神疾病、负向情绪行为特质占比也是居高不下。

何孟桦要求,除无依儿少的保护、社工访视机制和保母遴聘机制外,北市府更应通盘检视社工福利、社工量能是否足够。另外,社会局、卫生局和警察局等各局处都应针对儿少受虐及通报样态进行检讨,以因应北市连年暴增的儿少虐待案件。

社会局家防中心主任廖秋芬回复,近几年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案件量逐年攀升,其中老人保护、儿少保护成长量高,前者以高龄长者人口攀升,且多是失智长者及照顾负荷的压力衍生,后者则因卫福部2019年修正儿少保护案件分流的指标,把高风险家庭纳入保护案件,造成数量微幅上升。

廖秋芬强调,社工非常辛苦,要承接逐年增加的案件量,旧有的服务案件也要持续处理,造成社工负荷过重,以至于人力流动高,所以如何招募更多社工愿意参与,是中央地方需要共同思考的。同时,她也提醒,社工在重大案件中常成为被放大检视的对象,组织应该在社工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