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更处长陈建华:理想城市以人为本 才有生活品质
台北市都市更新处处长陈建华以服务市民为目标,希望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理想生活城市。图/主办单位提供
提到都市更新处(以下简称「更新处」),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很无感,但是如果开始面对自己房屋维修、内外整建工程时,特别是老屋,可就与更新处息息相关。产生这样的距离感主要原因是因为「都市更新」这概念对一般人来说,太过专业,也因此,为了让民众更容易与自己的居住空间、环境等相关议题产生连结,座落台北市大直区的「都更解压说概念馆」就是非常生活化的空间,把专业转化为日常,让民众对于切身相关的议题不再觉得遥远。
【其实人,才是城市的主角】
九月初秋老虎发威,室外火辣辣,而「都更解压说概念馆」里却充满绿意与活力,这个空间是台北市更新处与民众搭桥的生活化空间,而更新处处长陈建华有一股朴实的特质,他擅于将专业转为白话,谈话时娓娓道来,有那么片刻,仿佛在教授最实用的知识,再怎么艰涩的政策文字到他的口中,就会变得口语化,与民众距离可以再拉进一些。当市民有感时,进而精准地理解自身需求以及相关政策,这对于市民居住的权益、责任与福利等,将更有效率地找到对的方向求助并解决问题。
陈建华大学念的是建筑系,但他对城市空间规划的兴趣高于建筑本身,因此决定赴美攻读都市计划,在他取得宾州大学都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硕士后,便返国进入政府部门服务。从学院的理论到公部门的政策规划并落实执行,这个过程让陈建华体认到,都市计划看似针对空间与建物,但是真正的核心是人,以人的使用为目的。透由公部门的角色,他不断思考,人会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或是,怎样的环境对人的生活方式最好,又或是,每个片刻,在这环境中的人,其感受为何?
「行、住、坐、卧间,你的感受是什么?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会让人乐在生活,因此我觉得生活才是都市计划最被需要看重的部分。」陈建华说。
陈建华谈话温文儒雅、细腻周延,很能感受到他在工作上的务实与踏实,不疾不徐、一步一脚印。他光是在都市发展局都市设计科就历练了十多年,之后转任至建管处、更新处,在基层打下了非常厚实的基础。在这些单位历练后,仍属都市发展局的都市设计对他的影响最深远,那是他任职最久的单位,也是刚留学归国、满腔热血投入职场最热情的岁月,更是奠定他的工作态度与精神的重要阶段。
在都市设计科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案子是2000年总统府广场的竞图。竞图,对于设计从业人员来说,是最好的展现途径,参与此案的陈建华与来自国内外大师级的建筑师、学者交流,这些都让当年的陈建华累积很珍贵的经验,在短时间内以一个大型标案看见世界上好手云集,「这个案子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是让我继续在公职服务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他从中深刻体会到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能够为居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环境和体验。
重视人与空间关系的陈建华,认为衡量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须回到其便利性与舒适性,唯有回到这些与人息息相关的切身之感,城市的文化才能被堆叠出来;再者,城市是由许多人共同形塑出来的样貌,因此会有不同的声音、意见,这自然也会形成城市丰富有机的结构。人会变,城市也会不断成长与发展。
「为什么台北市以前的房子巷道狭小?老房子为什么是四、五层楼?」陈建华表示,这些都与人、与生活、与时间进展有关,而城市的成长需要长期累积才能看到其生命力,人,则永远是主角。
【事件带来转机,用补助套餐协助市民看见房屋整体性】
正因为人是主角,对于老城、老屋来说,事件往往也是一个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契机。2023年光是7月一整个月,从北到南,就发生好几起老屋外墙掉落的意外,包括台北市环河南路36年的力霸别墅整个花台掉落、士林40年老屋磁砖剥落、高雄冈山28年大楼被强风吹下磁砖雨。这些意外接二连三发生,是憾事,但陈建华看到事件背后更深的意义,因为这正是提醒着城市中的所有居民开始要由室内看向室外,甚而借此让社会整体重视建物外观以及安全问题。
「我常被人家质问,为什么很多屋子外观又老又旧,政府都不处理?」陈建华略带感叹地说,私人建物的管理与维护是建物所有权人的责任,以法律来说,政府无法强行要求,而台湾人的价值观是偏重室内,门窗一关,没有几个人会在乎室外光景,建物外观通常不会被居民放在心上,毕竟,钱花在墙里,直接看得见,花在墙外,不容易感受到。因此,当这些外墙磁砖此起彼落,就像是不断提醒大家:要重视内外环境的一体性。
整个老屋的更新层面与幅度,范围很大、业务也庞杂,台北市更新处为了鼓励民众修缮自己的房屋,规划了A、B、C三种补助套餐计划,套餐A是都更整维补助,项目包括增设电梯、立面修缮与结构补强,套餐B是简易电梯补助,套餐C是老屋修缮补助,包括立面修缮与结构补强。根据更新处数据资料显示,包括含套餐A、B、C与整宅检修,从民国95年至112年整建维护补助预算的拨款数达265,729,743元,执行率从一开始的两成,到后来都可以有八成,甚至更高。
陈建华认为,修缮补助套餐的执行比例可以更高,只因为不少民众期待的「更新」是整个老屋打掉重来,更希望一坪换一坪,这样的期待在实务上是很难达的标准,但就像教育,潜移默化需要时间,都更处推出这三组套餐的补助,能有效协助民众以更便利自己的方式修缮住屋。
【小小的改善设施,带来大大的幸福生活】
陈建华指出,台北市约有70%以上都算是旧公寓,他举了一个增设电梯的例子。一对老夫妻在台北市吉林路上的老公寓住了很多年,老夫妻多年来每天都会出门散步、下楼跟邻居闲聊,但是随着腿越来越不方便,上下楼梯变困难了,他们的生活因此被打乱。后来他们想要增设电梯,而更新处也派建筑师去了解现场,帮助老夫妻来跟更新处申请电梯补助,恢复到往日的生活节奏。陈建华说,除了老人,也有新婚夫妻生了小孩之后、需要推婴儿车,这时才感受到电梯很重要,因此当民众实际上碰到困难时,有政府部门的资源可以运用、补助,来增加设施,老的、小的、青壮年都获得好处,皆大欢喜。
陈建华说,多数居住在老屋的民众都期待屋子重建,但重建是大工程,相对会花较长的时间,等待的过程,老屋状况持续下滑,但是,很多生活上迫切需要的设施,像是电梯、结构补强、老屋修缮等,都是可以透过整建维护让生活环境马上获得改善。
陈建华以公仆自居,强调政府以服务为主,因此鼓励市民遇到老屋整建的任何状况,都可以打电话到更新处,更新处会有专人聆听市民的问题,必要的时候,更新处还有整建维护的辅导团到现场为市民说明。
「非常鼓励民众打电话到更新处来,基本上都会得到相对应的回应跟服务!」陈建华温和地宣导着,背后是因着一份理想城市的蓝图,希望以人为本,在空间里可以有多元的展现,让人人都能有立足之地、乐居于此,城市的人文素质与生活品质自然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