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粤圈霸总”约吃饭,简直是场恐怖片

这个假期,我终于体验了一回 “ 粤圈霸总 ” 的顶配待客之道:山卡拉绑匪式请客。

国庆假期前两天我就错峰去了趟广州,搓搓小手喊我许久未见的土著出来聚聚,让她务必带我尝尝老字号点都德、陶陶居的正宗广式早茶。听到我攻略上想打卡的餐厅,她嗤之以鼻,让我放弃原计划,避开人潮,她要给我来个只有本地人才去的田园走地鸡体验。

老广吃鸡嘴叼早有耳闻,我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上午十点我来接你,别起晚了”,约见的倒是远早于饭点,我单纯认为她就是想多跟我聊聊。

第二天十点,按响门铃,没料她和她先生已经穿好防晒衣等我。“我们这是去哪?” 我有点困惑。“去吃饭啊,正宗走地鸡哦,对了这个防晒霜,你先喷一下。防蚊的有带么?没关系我有。”

半推半搡,我屁股都没坐下,就被拽到车库。“我们是去哪?” 我又问了一遍,声音有些紧绷,甚至以为这是某种港片绑架的现实版。“都跟你说去吃饭嘛”,朋友也略带不耐烦,仿佛在说 “不是说了么”。倒是她老公回过神来:“我们上次在增城外面吃过一家烧鸡,很好吃,你难得来,带你去尝尝。”

原来如此,悬着的心落地了。

那天路况还好并不算堵,然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过去了,我仍在车上和朋友聊着近况,吐槽着生活。身边的画面却从高速公路,逐渐变成农田果园,等我再回神,屁股已经被连续泥泞的田间小路颠得发疼。窗外,分不清是榕树龙眼树还是荔枝树的矮小乔木成排成林,小溪潺潺流过,刚体验过广州塔前胸贴后背人潮的我突然惊觉:这还是在广州吗?这四周竟然!没有人!然而他们的车丝毫没有准备停下来的意思,继续往山林深处开,我甚至还注意到,她老公没有用导航,纯粹是盯着前方路面开。

“你们不是要深山老林拐卖妇女吧!” 我没忍住,还是说出自己的担心。

“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们两夫妻放肆地大笑了起来。“看来你是从来没有体验过广东人最顶级的招待礼数啊。”

大山里,没导航,没有人,顶级招待?

车缓慢地颠进一条杂草丛生的岔路,几分钟后,几 棵 巨大的榕树出现在眼前。榕树旁,几十只鸡正在悠闲的散步,铁链下绑了条黑狗,趴在林子地面,一脸慵懒地看着我们。

“你看看喜欢哪只鸡,待会就让老板挑那个。”

林间已停了四五辆车,有粤A车牌,也有粤S车牌,看来到深山老林吃饭的真不少?榕树背后,是个铁丝雨布搭建的“违建”,“回味农庄”四个字赫然瞩目。我看了下手机地图软件,定位处并没有店名,甚至这一片都没有更详细的标注,唯一的参考就是“梁屋”。

“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我坚信如果他们此刻掉屁股开车走,我是一定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没有人回答我,他们驾轻就熟地坐下跟老板寒暄起来,老板顺手拿了个装满茶水的巨型塑料壶,一边给我递来一张塑封的简易菜单:

烧鸡 79、紫苏蒜蓉蒸黄沙蚬 48、水蒸鸡 98、咸鱼蒸花腩 48,丝瓜炒鸡杂 38… 菜品是挺新奇,但价格也不算便宜,特地折腾大半天来这样这个地方吃饭,难道真有什么过人之处?坐在分不清是榕树还是荔枝树的树下,看着不远处的鱼塘,我一下子还不是能很放松地享受眼前的田园之乐。

“你看看这只鸡合心意吗?” 朋友指着老板娘手里拿着的鸡看向我。

等等,不是开玩笑?吃鸡还能选妃一样,现场翻牌?

但我对鸡实在毫无半点发言权,还得朋友老公出马他吩咐老板,“那今天这只就不蒸了,荔枝柴烧鸡吧。”“放心,我们这都是荔枝柴,等60分钟哦”老板利落地下单,转身走去后厨提示,让我再次瞪大眼睛:单程一个多小时的的奇幻冒险已经耗费我大半能量,尤其最后15分钟的土路颠簸,我肉眼可见的瘪了。但来了还不能开饭,要再等一小时?

“没问题,帮我们拿壶茶和热水”,朋友从包里掏出自己的茶叶,吃着老板端上来的带壳花生。把刚刚老板娘装满茶水的大水壶拿来烫杯碗,一脸得意地跟我说:这地方我们平时都不轻易带人来,你这趟运气挺好的。

我低头看看那全是油渍的红色塑料椅,眼前那得亲自动手洗的七拼八凑甚至凑不成完整一套花色的碗筷,心里不由得冒出那两字:就这?

“山卡拉”在粤语中,主要被用于形容远离城市、地处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大概就是普通话里“山旮旯”的意思。而我也是刷了社交媒体才意识到,这种“绑匪感”十足的山卡拉农庄吃饭,的确是广粤地区的“顶级”招待:

“别说,我爸对客人最高的待遇就是请去山卡拉那种园里,养鸡种菜,水管都是自己接山上山泉水高级农庄”,“我今天不是回潮汕么,我舅带我上山,贼偏僻,走到一半看到一个竹子搭的寨子,我还以为是人口贩卖集中地”… 读者本地网友和外地网友的吐槽,我那担心被绑架的心是缓存了,但困惑是一个没有消失,反而明显增长。

且不说这是个地图都没有标记的“农庄”,这里奇怪的东西还一茬接一茬:某 棵大榕树下,你会看见一堆奇怪的坛子,紧跟着无数轮胎。再往后走,还有一个防水布和塑料布围成的圈,仿佛老板在某个时间点,想在这里先做个汽修厂,再搭个水池,然后放弃了,做成了农庄。可是往远眺,你会发现连类似的砖瓦房都没有,老板就像坐拥山头的山霸王…

—— 究竟什么样的老板,会在无人之山林做一个农家乐?这些开农庄的老板厨艺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我这群朋友不辞劳苦奔赴到这里?甚至,都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还有人均上百的价格,这在城里也能吃顿很不错的体面的饭菜了,跟老字号酒楼比起来真的有口味上的明显差异么?

“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吧,可真的就是比城里好吃。”趁着等上菜的功夫,朋友夫妇回答我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喜欢山卡拉,她老公说吃饭喜欢讲究食材的本味,农庄里的厨师只需要相对简单烹饪技巧,就能做出比城市楼房里味道纯正的鸡鸭鱼;朋友则说菜品吸引人,“广州人对荔枝柴烧鸡,荔枝柴烧排骨,水库大头鱼,白灼小河虾这些名字毫无抵抗力;每个农庄都有些自己的私家食材。”网上也有人说,农庄里不拘小节,短裤人字拖往塑料椅子上一靠,才是广州人灵魂深处吃饭的最佳姿势。貌似他们自己也没有一个具有说服性的标准答案。

每一家的山卡拉农庄其实吃得都差不多,但也各有特色。朋友介绍除了烧鸡和蒸鱼几乎是必备,广州周边几个不同的区的山卡拉都有不同特色,番禺山卡拉有传统的虾濑膏,从化沙卡拉能吃到蒸云吞,增城和花都的山卡拉都各有创意,如果时间充裕,再往顺德中山走一点,能吃到更多惊喜,上次忘了在哪吃到的禾杆草红烧肉和鲫鱼蒸糯米,她一直念念不忘。

“广东山卡拉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朋友非常自信地跟我宣告。“这些没坐过车去城市的鸡和鱼,味道真的不一样,不是玄学,吃起来就是有股让人身心愉悦的清甜。”

一个多小时后,烧鸡终于上桌了。

广州特色的不锈钢盘里,朋友老公刚刚指名道姓翻牌的公鸡此刻被被烤得金黄焦香,并且已经切好成八大件。其他的菜紧随其后:蒜蓉炒迟菜心,大盘蒸排骨,山水酿豆腐,油盐蒸水库鱼片… 老板娘装了一大盘米饭上来,我几乎是老虎扑食的模样,顾不上仪态筷子一顿乱夹,果然诚如我朋友所说,每道菜看起来毫无摆盘,但竟然都好吃!

“趁热先吃鸡!”朋友一声喝令,我诚惶诚恐接过那只看起来外焦里嫩的鸡腿,喔,油脂和汁水正沿着边缘往下滴,我眼疾手快赶紧一口咬住。

果然!回味中带着脆嫩,丰盈的汁水在嘴里蔓延,甚至鸡皮的胶质也逼了出来,焦红色的机理下,软糯和酥脆交相呼应,好鸡,的确好鸡。蒸排骨也是意料之外的弹牙新鲜,不知道老板是不是一大早就去市场买了新鲜宰杀的猪;豉油豆豉的香气浓郁,蒜下得也够量;那盘普普通通的菜心,竟然也如朋友所言,吃起来无渣清甜,一时也不知如何形容,就只能顺着广东人的赞美话术:“这菜,果然有菜味”;甚至连我日常坚决不吃的咸鱼,也在此刻迸发出了焦香中带着咸鲜的回味…

突然,在咸鱼入口的那瞬间,我清醒了:或许不是这菜是真的好吃,而是我实在饿透了。不然,为什么连平日根本不吃的食物,都会觉得香?

我想起前阵子看的一部日剧,《晚酌的流派》。女主角就是一个为了让食物达到最佳美味状态,不惜用一整天去预备自己身心和胃口的奇妙存在。为了让冰镇啤酒可以达到极致美味,她会在上班前,提前将啤酒杯放入冰柜。下班后她也不会立刻回家,而是先汗蒸,让自己充分饿透热透,然后走路步行回家,进一步确保饿到极致,还一路抵抗想买水的诱惑。最后到家,为自己做一顿精致的晚餐,并在开饭时享用那一口透心凉的冰啤酒。而那一刻,就是一天中最极致的体验。

这不就是朋友一家么?或者说,这不就是广东人对山卡拉的执念么?

要说烹饪技艺和口味,城中的某些老字号或许并不太差,甚至更好。但是它因为太方便,反而丢失了吃饭的仪式感。老话说“过犹不及”,在这顿之前我的确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太方便,也未见得是一件好事。老广是当真将吃饭当作人生大事,为了让身体达到最佳的吃饭状态,不惜上山下田,用大半天的时间去充分准备自己的胃口。

所以,即使每家农庄的菜口味不同,烹饪技术也不同,但经历过相似的颠簸山路,一轮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操作后,吃到的每块鸡肉,每口排骨,甚至只是一口普通的瓜菜,都会有相似的鲜美好吃的体验。

离店之前,我让朋友老公把店家的具体定位发我一下,“真的不错,下次我带朋友再来,就不麻烦你们了”。他和老婆相视而笑,没有接茬。“你找不到的,我们很多外地朋友都试过了,最后差点回来的路都找不到。”

我感叹,所谓山卡拉,敢情对于我们外地人,就是桃花源记梦一场啊。

“也不一定要吃这家,省道上看见招牌随便拐进来一家,都会有惊喜。”朋友安慰我,紧接着,她老 公又多给了我一个觅食提示: “ 门口的车如果停的是粤 A 那通常都不错,要是停满全是粤 e 和粤 X ,恭喜你,找对地方,有口福了! ”

本期作者|梅姗姗、斯小乐

视觉/创意|BOEN

摄影|梅姗姗、小红书@蓝胖子、@小影子爱好者、@鳗鱼的旅行、@多来两笼虾饺、@浅野柃子、@Sun Sun、@好多广州人都唔 知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