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升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昨天是第17个世界早产儿日,主题为“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妇产医院了解到,每年大约有1万余名孩子在该医院出生,新生儿科收治患儿3000名左右,其中重症患儿超过1000名,早产宝宝约600至800名。目前,本市早产儿数量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不过,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升,不良预后率已控制在10%以下。

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李笠介绍,在危重症新生儿中,绝大多数是早产儿和超早产儿。小于37周出生的婴儿被称为早产儿,小于28周出生的婴儿则被称为超早产儿。随着治疗手段的丰富、诊疗技术的提升、监测设备的发展,目前,有更多早产儿和超早产儿成功存活下来。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在早产儿的救治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是新生儿科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室积极推出“袋鼠式护理”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帮助早产宝宝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什么是袋鼠式护理?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马建荣介绍,这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即父母以类似袋鼠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宝宝直立贴在胸口,进行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帮助稳定宝宝的生命体征,不仅有助于保持宝宝的体温稳定,还能促进乳汁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改善喂养状况。更重要的是,袋鼠式护理能让宝宝在出生后依然能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和呼吸,从而产生深深的安全感,对其心理发育大有裨益。”

李笠表示,除了袋鼠式护理外,北京妇产医院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对早产儿的救治。比如新生儿科配备完善的急救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治疗。在团队建设方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共有96名,以专业的技术和理念支撑早产儿救治工作。同时,科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合作,针对早产宝宝的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出院后的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