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没唐山嬷」被三大证据翻案(赖祥蔚)
「有唐山公,没唐山嬷」?这句话源于「渡台禁令」的说法来自日本研究者伊能嘉矩的《台湾文化志》,近期学者研究可望推翻旧说。图为伊能嘉矩.台湾地名辞书(大家出版提供)
「有唐山公,没唐山嬷」,很多人对这句谚语都琅琅上口,也认为这反映了清朝来台湾的汉人移民以男子为主,所以只好跟平埔族女性通婚以繁衍下一代,进而推论现在的台湾人多有平埔族血统。
不过最近很多研究陆续找到「没唐山嬷」翻案的证据,归纳来看有三种证据:
首先,「没唐山嬷」的根据,是「渡台禁令」,也就是康熙一收复台湾,就规定:「渡台者不准携带妻儿家眷」。但是这个根据已经被推翻。
「渡台禁令」说法来自日本研究者伊能嘉矩的《台湾文化志》,他说出自于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的《台湾编查流寓六部处分则例》。伊能嘉矩所提的「渡台禁令」引用很广,连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早期编写的《台湾史话》也照单全收。负责修台湾史的政府机关都接受,于是成了往年的定论。
但是这几年不少研究者发现伊能嘉矩的说法有问题。曾任行政院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兼任委员的台湾史专家许雪姬,2019年合著出版《来去台湾(台湾史论丛移民篇)》,她在〈导论〉指出,研究者查找《六部处分则例》却发现找不到伊能嘉矩讲的文字记载。在当时的清朝官方档案,也找不到「渡台禁令」的文字。
对于携眷,清廷态度多次改变,一开始没有限制,后来偶尔设限但又放松,这也推翻了「没唐山嬷」的根据及说法。既然康熙二十二年根本没有「渡台禁令」、也没有限制唐山嬷来台,当然不会「没唐山嬷」。伊能嘉矩所提的「渡台禁令」,其实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政令的选择式混编。
其次,「有唐山公,没唐山嬷」这句话,流传其实不算久,清代台湾方志没有记载,首创「渡台禁令」的伊能嘉矩也没提过这句话,日治时期连横写的《台湾通史》也没有提过。显示这句话不是古已有之,有可能是后来才出现,未必是先民的写照。
第三,民进党籍的陈明文在嘉义县长任内,委由学者撰写,历经五年在2010年出版十三册、四百多万字的《嘉义县志》,深具意义。嘉义大学史地系副教授阮忠仁负责第二卷《沿革志》,除了推翻「渡台禁令」的说法,还提到在康熙皇帝决定留台之后,诸罗知县季麒光上奏〈陈条台湾事宜疏〉,说诸罗(今嘉义)汉人在明郑时有4412人,收复之后只剩下2839人,不利于开垦,所以他奏请仿照「奉天四州招民之例」,「广劝召募,在贫民有渡海之费,相率而前」,而且「按丁授地」,结果招来了1360人,让开垦的田地增加不少。奏折根本没提到什么禁令,可见当时不但没有「渡台禁令」,朝廷还鼓励渡台。
早期移民因为是冒着危险来台开垦,未必携眷,但是不会完全没有女眷,只是男子远多于女眷。《沿革志》指出:不得携眷之命令,最早见于康熙五十六年、西元1717年修的《诸罗县志》,内有记载:「内地各津渡妇女之禁既严」。但是后来多次开放:雍正十年至乾隆五年、乾隆十年至十二年这两年,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又开放。乾隆五十三年解禁。王永庆家族的「开台祖」是道光年间携子渡台的寡妇许雪,「唐山嬷」是也。
清代方志在描述原住民时,偶会也提到汉番通婚,以通事为主,并不普遍。所以「没唐山嬷」尽管已被三大证据翻案,「有平埔嬷」仍是事实,只是案例有限。台湾人到底有多少比例的平埔族血脉,除了文史考证,科学方法当然是验DNA。林妈利教授的先驱研究有贡献,可惜抽样、方法与伦理不无争议。政府不妨鼓励更严谨的新研究,让科学说话。
(作者为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