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光合作用更快 中研院设计人工固碳循环
中研院进行人工固碳循环研究,反应器及光学设备等,皆为跨领域团队(物理所、应科中心)协助打造。(中研院提供)
中央研究院院长廖俊智费时7年,与团队成功打造人工固碳循环,超越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再利用的化学品。研究成果已在2月发表于著名国际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
廖俊智表示,这是人类史上第二次创造出与自然界不同的固碳循环,此循环可在实验室反应器中维持6小时,为目前人工固碳效率最高的方法。
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经由植物行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此过程称为「固碳」,是目前空气中捕碳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其速度仍不够快。
大自然光合作用有三大限制,首先,其所伴随的固碳过程,是透过植物吸收阳光,以固碳酶来固定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有机碳储存在植物体内。但这种固碳酶会受到环境中氧气影响,产生光呼吸作用,降低固碳效率。
此外,植物只在生长期有明显固碳效果;且白天捕捉的二氧化碳,其中一半又经由夜晚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也让固碳效率打折扣。
廖俊智研究团队成员、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林柏亨表示,他们设计出一个比光合作用更有效率的人工固碳途径。首先,为解决植物固碳酶也会与氧结合的问题,他们选取2种不受氧气影响的固碳酶,再加上19个微生物酵素(酶)共同组合而成,排除「光呼吸」作用干扰。此外,此途径只利用微生物体内的酶,而不使用整个微生物,故能不受植物细胞生长期限制与呼吸作用影响,打造高效的固碳效率。
林柏亨说明,团队所设计的人工固碳循环正是一种负碳技术,能进一步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可再利用的化学品,不但减少碳排,同时也可以增加碳汇。
廖俊智指出,此研究开创了新的反应器固碳途径,可于室温环境中进行,弹性运用于不同的场域;未来可配合电化学反应,以绿电达成碳再利用的负碳效果。本次成果有助于负碳技术的发展,解决全球暖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