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品种混淆 高改场研发春兰鉴定术
不同春兰品种幼年期,叶子外观型态差异不大,增加辨别难度且耗时。(高雄区农改场提供/林和生屏东传真)
核酸鉴定人员进行春兰品种核酸图谱比对。(高雄区农改场提供/林和生屏东传真)
为解决春兰品种纯度判定和真伪辨别等问题,高雄区农业改良场借由搜集市面上44种主要品项,着手建立去氧核糖核酸资料库,成功开发出快速且精确的鉴定技术,让春兰经核酸图谱比对后,可以快速获得确认。
春兰为蕙兰属植物,与寒兰、建兰、墨兰等统称为国兰,因植株姿态优雅脱俗,香味悠长可持续近一个月,因此有「王者之香」美誉,向来为文人雅士玩赏珍品,在中华文化有超过一千多年栽培鉴赏历史。
台湾目前栽培产地以南投埔里、后里及屏东盐埔居多,每年外销年产值高达新台币3亿元,外销国家多为韩国、大陆及日本等地。
由于春兰品种叶形态差异性小且幼年期长(3至5年),未开花前很难以植株性状来区分品种,因此市场上以低价充当高价品种贩售,或繁殖过程中种原混杂等事件层出不穷。
为此,高雄场利用核酸检测技术,率先采用分析人类DNA亲子鉴定的短片段重复序列分析方式,并利用春兰DNA中简单重复序列的多样性,大幅增加鉴定效率。
高雄场长戴顺发表示,受检测的春兰可不受季节环境影响、植物开花与否,活体或干燥花等型态限制,只要有绿豆大小的植物体就能在1周内加以确认,若能搭配产销履历制度,将可使得优良春兰的生产与销售得到更严谨有利的保障。
戴顺发进一步指出,品种鉴定为保护智慧财产权及确保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上多以植物外观表现型做为品种鉴定项目,不但耗时、费力且无法满足即时需求,此项快速且精准的鉴定方法,不仅能维护春兰业者权益,更可提升消费者的信任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