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调的气候融资
(图/美联社)
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第29届大会(COP 29)11月24日于亚赛拜然首都巴库落幕。COP 29主轴是避免各国(特别是开发中国家及岛国)受气候变迁冲击影响的「老梗」,支撑着新金融目标以订定人类保险之「新叶」。
此次不变的本质是立基于COP 27的「损失与损害基金」,仅是COP 29换成更具体的「新集体气候金融量化目标」,新目标强调要落实保险,已开发国家保费需准时全额缴交,保费讨价还价的结果,至2035年止由COP 27每年的1千亿美元提升至COP 29的3千亿美元。看看2年前的「损失损害基金」至今仅累积7.3亿美元,即可预期10年后的新金融目标达成之可能性!
要求已开发国家不求回报、以做慈善事业方式贡献于基金,是过去基金无法快速累积的成因之一,当COP 29设了一个更高的新金融目标,预期在无任何诱因下,势必成为谈谈愿景、画画大饼的决议。因此,该决议为达「巴黎协议」国家自主贡献的碳市场,可在国与国间之双边或多边贸易,及各国协商碳信用运作下达成。看似利己(已开发国家有减量)利人(开发中国家有金流及建设)的机制,果真如此吗?
对台湾而言,如是公部门投资于开发中国家之减碳设施,比起过去直接将钱给邦交国或给予无关减碳之建设,或有双重效果;然守住邦交、人情做到是要务,减碳设施通常恐非邦交国或一般开发中国家首选建设。如为私部门对外投资,利润仍是主要考量,即便金流来源肩负减碳任务,在投资母国与被投资地主国通力合作下,届时不排除会发现,伴随这类对外投资金流之扩增,名目上朝COP 29新目标迈进之时,台湾或全世界的温室气体「不巧」也同步增加。
已开发国家至开发中国家投资的作为,不仅让失效的清洁发展机制败部复活,更令人有无限遐想为何已开发国家的减碳计划总爱投资于难以查核遥远处?连续3年的气候变迁大会,都在产油国(埃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及亚赛拜然)举行,今年地主国除未错失上天赐予国家丰富化石燃料天然资源良机外,更把握开发中国家身分,争取更多新金流的挹注。
2025年COP 30大翻转、将于坐拥大片雨林的巴西举行,周边邻近长期受制需保护雨林无法开发的中南美洲诸国,必搬出为全球牺牲发展神圣理由。可预见地主国必主导订定十年树木、百年牺牲的相关决议。(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