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的年货,不变的情愫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中国人记忆里的年味儿,是从办年货开始的。
过去,办年货是年前的头等大事。小孩身上的新衣、过年待客的零食、团圆饭食材、拜年礼盒……桩桩件件都要在心头盘算好,再挑个好天气上街赶集,货比三家精挑细选。
那时的新年餐桌,鸡鸭鱼肉必不可少,炒得喷香的瓜子、花生糖是最常招待客人的小零食。人们坐在太阳底下扯闲拉呱,说着过去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
不知从何时起,年货的“上新”速度一年快过一年。瓜子换成了开心果、山核桃,装砂糖橘的果盘里挤满了红彤彤的车厘子,格外喜庆。拜年礼盒变得五花八门,糕点、水果、土特产……从走街串巷、大包小包、左牵右抱,到现在一键直达、遍享全球美食,采购方式也变得更方便。
年货的定义、形式、渠道等已然发生变化。从集市到商超,消费者能购买的年货越来越精致,品种也开始覆盖文化娱乐等领域,再从商超到线上年货节,年货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天南海北的商品都能通过线上平台送达消费者手中。
年货消费的变迁中,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变迁。这份变迁,源自过去一年里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勤付出,是用双手创造出的美好生活。我们是中国消费升级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团圆时刻,这是人们心目中的“年”。缤纷年货寄托着对家的思念和团圆的喜悦,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费尽心思地捉摸着年货能再“好”一点、再“美”一点。
无论年货如何变迁,为“年”做准备的情愫不变。(彭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