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嶼蚵棚違規擴張 金門縣府提議讓陸方自行拆除

金厦之间槟榔屿海域违规牡蛎养殖问题,金门县政府今天建议中央参采2005年处理模式,准许中国渔民自行拆除违法蚵棚设施带回,并由海巡单位全程戒护与监控,强化主权展现并维持海域和平。图/县府提供

针对金厦之间槟榔屿海域违规牡蛎养殖问题,金门县政府与海巡单位今天都强调依法处理,并呼吁中央协助解决执行面困境,县府表示,目前违法蚵棚面积已超过核准范围十多倍,地方财政与人力资源难以独自负荷拆除作业,建议中央参采2005年处理模式,准许中国渔民进入我方海域,自行拆除违法蚵棚设施带回,并由海巡单位全程戒护与监控,强化主权展现并维持海域和平。

海巡署指出,槟榔屿海域原核准养殖面积仅4公顷,却曾一度扩张至逾172公顷,虽近年有下降,目前仍有超过70公顷未经许可的违法设施。

针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至今关键在「金门县政府有不同考量」,对此,县府金门县产业发展表示,业者与对岸合资情况复杂,蚵棚数量逐年扩增,非单一方责任可归,县府已多次宣导合法养殖,并持续与陆方协调违法蚵棚拆除事宜。

金门县府也坦言,若由地方单独负责查拆,将面临庞大财政负担与执行难题,金门地区缺乏对应的专业船舶与技术人力,加上养殖废弃物去化棘手,且拆除过程恐衍生两岸冲突风险,已超出地方所能承担。

此外,金门缺乏对应的专业船舶与人力,加上养殖废弃物处理繁复,且拆除过程恐引发两岸摩擦,非地方所能承担。产业处因此建议仿效过去模式,由中国方面自行拆棚并撤运,过程由我方海巡戒护,既实质解决违法问题,也有助降低执行风险。

县府表示,此方案仍需中央拍板定夺,盼行政院及相关部会尽速研议可行机制,协助地方落实执法作业,早日解决海域管理乱象。

针对金厦之间槟榔屿海域违规牡蛎养殖问题,金门县政府表示,建议中央参采2005年处理模式,准许中国渔民进入我方海域,自行拆除违法蚵棚设施带回,并由海巡单位全程戒护与监控。图/县府提供

金厦之间槟榔屿海域违规牡蛎养殖问题,金门县政府表示,建议中央参采2005年处理模式,准许中国渔民进入我方海域,自行拆除违法蚵棚设施带回,并由海巡单位全程戒护与监控。图/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