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時灌保健品恐添亂!醫師曝:應以正規治療為先

医师提醒,保健食品绝非救命仙丹,「对症下药」才能化解当务之急。示意图/ingimage

当身体遭遇败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心脏衰竭等急重症时,不少家属为了挽救亲人,仍会将各式保健食品送到病榻前,甚至要求医护经由鼻胃管灌食。然而专家提醒,这样的做法恐非助力,反而可能增加医疗困扰与患者风险。

重症专科医师黄轩日前在脸书粉专指出,急重症病患面临全身发炎、代谢失衡的严峻挑战,此时的身体需要的是对症下药、专业医疗介入,而非一般预防用途的保健品。以常见的 Omega-3 脂肪酸为例,在败血症病人身上不仅可能无效,过量摄取还可能干扰免疫防御;至于抗氧化剂,过度补充反而可能「火上加油」,助长失控的发炎反应。

根据国际研究,急重症照护中的营养补充应依医学评估与患者需求精准调整,而非随意添加市售保健食品。专业团队会视情况提供专属营养制剂,如肠道益生菌的使用也必须在医疗监测下进行,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医师呼吁,面对病危亲友,最重要的是信任医疗团队、遵从医嘱,切勿将保健食品视为「救命仙丹」。在急重症阶段,「少即是多」是保命关键,盲目补充保健食品不但无助康复,还可能成为额外负担。医护也提醒,家属如有疑虑或需求,应积极与医疗团队讨论,确保病人获得最适切的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