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医药拟定增募资5亿元 实控人“低价”包揽认购
本报记者 陈婷 曹学平 深圳报道
公司盈利能力再度下滑之际,博瑞医药(688166.SH)近日抛出一项定增计划,拟募资不超过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公告显示,5月6日,博瑞医药董事会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总经理袁建栋提交的增加临时提案的函,提请将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提交至股东大会审议。
根据预案,上述定增发行对象为袁建栋。截至目前,袁建栋和钟伟芳(二人为母子关系)合计控制博瑞医药38.55%股权,其中袁建栋直接持股26.87%。此次定增发行完成后,袁建栋、钟伟芳合计控制股份比例变更为不超过41.62%。
预案显示,袁建栋将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认购此次发行的全部股票,认购价格为22.5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此次定增公告(5月6日)之前,博瑞医药股价已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5月10日,博瑞医药盘中股价达到36.66元/股,为年内当前最高点。据此,有投资者陆续在互动平台上质疑此次发行价格是否偏低,也有投资者认为“爽约”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有实控人最终兑现5亿元的全额认购才算“真正的利好”。
对于此次定增若最终未能顺利发行,公司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以及营运资金如何筹措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博瑞医药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增收不增利
博瑞医药在公告中表示,袁建栋全额认购此次发行的股权,体现实控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和对公司未来的信心。袁建栋也承诺,此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不进行转让。
眼下,博瑞医药正在研发与减肥药相关的产品。而受袁建栋此前发布个人试用公司在研产品BGM0504注射液相关情况影响,博瑞医药股价在去年9月—10月期间曾出现暴涨,从20.45元/股涨至46.88元/股,但袁建栋本人随后被监管机构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5月13日,袁建栋在业绩会上透露,截至2024年4月26日,BGM0504注射液2型糖尿病治疗及减重适应证的二期临床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博瑞医药在公告中表示,持续上升的研发投入和业务规模的增加对公司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自IPO上市以来持续开展对相关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较高的资本性支出使得公司银行借款规模较大,由此产生的利息费用亦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年报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约1.73亿元、2.07亿元和2.4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47%、20.35%和21.08%。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含1年内到期的部分)余额合计约17.6亿元。2021年—2023年和2024年1—3月,公司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分别为969.61万元、2371.04万元、4442.42万元和1391.4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来,博瑞医药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并在2023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94%至11.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5.51%至2.02亿元,报告期内抗真菌类原料药业务、技术转让或服务业务的营收出现下滑,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7.43%。
2024年一季度,博瑞医药营收同比增长11.54%,净利润同比下降9.47%。2022年,公司的货币资金因取得借款同比增加250.43%至11.8亿元,但此后持续降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9.85亿元。
创新药研发加码
就在发布此次定增预案当天,博瑞医药公告变更前次定增募集的部分资金用途。2022年,公司发行定增募资约2.2亿元,其中拟投入1.59亿元用于吸入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新建项目,但在此次变更中,这一募投项目的投入资金调减为5000万元,其余资金用于新募投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及创新药制剂和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涉及金额约1.09亿元。
对于变更原因,博瑞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吸入剂在建生产能力充足。同时,BGM0504注射液减重和2型糖尿病治疗两项适应症已进入二期临床,研发投入加大且需对公司现有车间进行改造以满足后续申报需要。
据袁建栋近日在业绩会上透露,BGM0504注射液后续研发申报需要配备一定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能力,公司拟在苏州建设制剂生产基地,在泰兴建设原料药生产基地,用于BGM0504注射液及其原料药的研发、生产。该相应产能将用于产品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同时也可用于产品早期商业化阶段。
不过,也有投资者对公司减肥药研发经费大幅提高、提前布局创新药产能产生担忧:公司是否有信心收回研发成本?BGM0504的二期临床刚开展不久,现在就新增该产品产能,万一研发失败或者上市周期过长,新增的产能可否另作他用?
博瑞医药对此答复称:“创新药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各项临床研究的入组及研究方案实施等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
(编辑:曹学平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