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加拿大鹅业绩涨了:新国标促行业洗牌,服饰市场回暖

羽绒服的多季化拉动了相关企业的业绩。

6月26日晚,波司登(3998.HK)发布2023/24财年年报,收入达232.1亿元,上涨38.4%;净利润为31.2亿元,上涨44.7%。

从数据上看,这一业绩创下了公司近几年来的新高。有行业人士认为,这家主营羽绒服的企业业绩上涨,得益于目前国内服饰市场的变化。早些年国人对于羽绒服的印象停留在只能穿一季(冬季),但现在人们逐渐将羽绒服品类由冬日保暖工具转变为时尚单品。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为1960亿元,同比增长15.81%,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2270亿元。

行业洗牌,头部企业获利

根据财报,目前波司登超过80%的业务来源自羽绒服产品。这家公司也提及近几年在做的是不断丰富品类矩阵,拓宽覆盖场景。比如推出轻薄羽绒服, 延长羽绒服业务的销售周期。轻薄羽绒服能对应温度-5℃至 10℃,可覆盖春秋冬三季,打破了羽绒服“只卖一季”的刻板印象。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如今消费者的羽绒服购买频率有所提升,“每年至少购买一件羽绒服”的消费者占比高达75%,有近20%的消费者每2-3年甚至3-5年购买羽绒服。

受益的并非波司登一家。不久前,同样主营羽绒服的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29.7%。在业绩会上表示,亚太地区是公司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的消费者则推动了当地业绩的强劲增长。此外,该品牌负责人还表示,中国的游客在其日本门店购物的人数也大幅增加,这也推动了该国实现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

资深服饰从业人员陶菁告诉记者,相较于其他服饰细分品类这两年白牌(没有品牌和商标的产品)活得较为滋润,羽绒服行业却是头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政策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羽绒服装》新国标(GB/T 14272-2021),相较于2011版国标,将“含绒量”的说法修改为“绒子含量”,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由此,羽绒服填充物要求也从“含绒量明示值不得低于50%”相应变更为“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传统的“含绒量”的计算方法是绒子含量+绒丝含量,其中的绒丝是指从羽毛上脱落的单根羽丝,它们并不能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相反还是羽绒服“跑绒”的最大成因。因此,看似简单的称谓变更,实际上意味着羽绒服填充物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

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羽绒服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进一步严格化。陶菁判断,“这一标准的改变就意味着,保暖作用不大的绒丝、羽丝以后都不可以算进含绒量中,这避免了厂家拿羽绒废料以次充好。市场开始自我出清,小商家出局,留下的就是头部之间的竞争,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服饰市场回暖了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7.2%。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表现好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整体水平,全年实现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从多家企业此前发布的财报看,去年的业绩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暖。4月29日,海澜之家(600398.SH)发布2023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28亿元,同比增长1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长36.96%。森马服饰(002563.SZ)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61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2亿元,同比增长76.06%。报喜鸟(002154. SZ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4亿元,同比增长2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52.11%。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呈回暖态势,服装企业业绩在低基数的基础上普遍反弹,但大众消费对服饰等可选类消费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趋于保守、回归理性,服装市场整体仍处于弱复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