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同质化”如何破?权威解答来了
光明网讯 (记者 姚坤森)近年来,“到博物馆打卡”成为一种新风尚,但一些博物馆展品可看性差、缺乏特色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进一步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在5月2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仍然存在观众需求感知不足、文物价值阐发不深、知识传播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提升质量。
关强指出,要引导多元主体各展所长。结合政策优惠、激励机制等方式,发挥大馆、省馆的排头兵作用,传经验、促扶持,发扬引领示范效应。同时,提倡基层馆、行业馆、非国有博物馆依托自身优势,锤炼独特视角,走特色展览之路。鼓励支持博物馆之间联合办展、巡回展览、互换展览、加强资源整合和交流合作。
提倡各类题材百花齐放。关注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挖掘文物当代价值;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事热点,凸显现实关切和人文关怀。鼓励博物馆公开征集选题,推广以需定供的菜单式展览服务。
促进阐释能力综合提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研究和科普能力,探索独立策展人制度,推出更多高品质、原创性主题展览。重视公众评价,强化展览内容表达的雅俗共赏,推出分众化的展览内容与服务;优化展览策划制作流程,提高专业水准,提升展陈质量;加强配套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打造综合性、品牌化的陈列展览产品。
推动传播方式创新拓展。深入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大力建设博物馆“云展览”,创新线上线下立体传播方式;引入教育、设计、动漫、影视等领域成果,结合知识产权授权,开展跨界融合,丰富展示和服务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