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抓就不必守法! 7成民众:台湾人公德心「说的多、做的少」

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发表「国人公民素养民意调查结果。(图/记者崔至云摄)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今(29日)发表「国人的公民素养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45.4%的受访民众认为,国人的公德心表现和美国日本、欧盟等先进国家不相上下;但也有35.9%认为,相较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外,超过七成的受访民众指出,国人在公德心的表现,「说的多,做的少」。

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黄昆辉指出,国人对台湾实施民主、直选总统国会议员,被世界公认为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家,都深深引以为傲,但是仍有不少人忧心,国人似乎还未完全具备充分的现代社会公民素养,例如民主风度法治精神科学态度、职业观念生活伦理及休闲习惯等,都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从教育的观点来看,黄昆辉说明,「培养国人的公民素养」正是教育,尤其是国民教育的最主要目标之一,但台湾的国民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升学压力、偏重智育因素影响,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也值得检讨。

黄昆辉说明,这次调查聚焦于国人的「公德心」。基金会强调,「公德心」展现国人的道德与民主素养,是维护国家社会和谐繁荣的基石。基金会后续将针对科学、媒体美学等构成公民素养的其他内涵,进行民调

调查重要发现,公民素养重在实践,方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繁荣。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有77.0%的受访民众认为国人在公德心的表现上,总是「说的多,做的少」,其中学历高中/职及大专以上的受访民众,同意这项说法的比例都达八成。调查结果也指出,有66.5%的受访民众认为,国人会守法大多数是因为不守法将会被罚或被抓。

此外,交叉分析也显示,同意国人公德心表现比先进国家不佳的受访民众:认为国人在公德心表现上总是「说的多,做的少」的心态,或者认为国人多数抱持「若不会被罚或被抓,就不必守法」的心态,两者的比例皆超过七成五以上,这指出国人在公德心表现的自发性自律性仍需提升。

另外,也发现,国人「公德心」表现不佳的原因,受访民众指出是「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的比例最高,其次依序为「媒体传播误导」、「学校教育不重视」、「公众人物不良示范」。调查结果显示,民众认为公德心的培养首要仰赖家庭教育,需从平常生活中就时时关注与实践,让公德心的表现自然而然、习以为常。

该民意调查的时间为今年6月11日至16日。有效样本数为1,069人,在信赖水准95%时的抽样误差最大值为正负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