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触顶、不破底:美中关系开启新典范?
(图/美联社)
在美国高官接连访华催促、中方高层陆续回访下,两强终于实现元首会晤。当拜登在散会时,用iPhone手机向习近平秀出38年前金门大桥的旧照,本来好像不能「一马平川」的谜底揭晓—拜登选前唯一合适、且志在必得的峰会,不能在新德里G20、不能在马尔他或檀香山,只能也势必会在旧金山实现。
激烈竞争虽然仍是美国对华政策主流,但以围堵、脱钩等硬制衡吓阻北京的风险,已经引起辩论。拜登此回重复「四不一无意」,与去年峇里岛时相较,意向与内涵变得较为切实,不像是敷衍空话。台湾议题上,美方公开的发言是反介选,但未见报导《台湾关系法》与六项保证,像是达成搁置难题、收获成绩的默契。美方企业巨头与议员、州长陆续受邀访华,习近平多次给美方相关会议、机构、友人「复信」,官媒逐渐减少批美的话语和视频,与美方确实是相向而行。
中美关系是否会如陆媒的浪漫报导那样柳暗花明?相撞的危机是否会像去年大魄力废除「清零」那样峰回路转?还是说冲突「形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美方大概还是力图重演高强度和平竞赛,看陆方经济的「定时炸弹」会否自爆,即可「竞胜」而不用「战胜」。陆方自是力图透过全面深改、高质量开放与总体安全,实现在「够大的星球与太平洋」平视美国。那么「竞胜」与「平视」谁能笑到最后?王毅所说的「旧金山愿景」能开启美中新型大国关系新典范吗?
回顾中共建国后的中美关系史,已有三次典范转移。每一次都是在国际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下,双方领导层采取相应重大调整,使双边关系发生质变。第一次转移是1970年代初期,尼克森在越战、民权运动、中东危机背景下改采联中抗苏,也正逢文革的中共面临经济凋敝与苏联核压迫,毛泽东历史性地做出「投右派一票」的决定。
第二次转移在1990年代中期,结构性背景是苏联解体,两极结束,台海危机提醒美国战略竞争者是北京。只是中国当时经济规模仅世界第八,这个竞争很自然地被911事件按下暂停。相对弱势的胡温使美国接触派与围堵派继续辩论,甚至认定习近平也是弱势领袖。但结构面的权力移转与习的奋发有为,终在2012年后催化欧巴马的「亚洲转向」和更民粹的川普脱钩贸易战,美中一度滑向战争边缘。
「旧金山愿景」有体系结构性变革支撑吗?近来美方一些分析指出,由于大陆经济难题严峻,美中经济差距从缩小转向拉大,继续东升西降不再乐观。美国对华「竞胜」基于这种新判断,将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会有冲突,但绝不意外开战;上不触顶:可有合作,但不让中国重新缩小差距。同时,中国也逐渐形成对美双底线政策,一样是上不破顶,绝不让美国在台海等核心利益予取予求;下不穿底,除非被逼到墙角,尽量避免大国战争。双方不冲突的「保底」稍有共识,但如何合作又不使对方赢得造成安全的破顶,前景十分模糊。「旧金山愿景」目前注入的稳定性、确定性,还不够防制下一次气球事件的扰乱。何况若川普当选,不会埋单民主党任何成果。
以此观之,美国国内、外保持虽有事、但可控,中共能在历来推出重大经济领域政策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与十一届三中一样关键有力的政策强音,对内外投资、就业、增长、消费注入强劲信心与确定性,唯有美中各自符合上述条件,才能保证箱型管理不失速、不失控,摸索出一个「竞胜」与「平视」长期共存的新典范。(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